[实用新型]一种发声装置以及VR或AR头戴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25403.9 | 申请日: | 2018-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129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房晓斐;赵燕鹏;王超;孙晓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9/06 | 分类号: | H04R9/06;H04R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雅睿泉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42 | 代理人: | 王昭智;马佑平 |
地址: | 266104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出声孔 发声装置 本实用新型 头戴设备 外壳转动 错位 技术效果 | ||
1.一种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外壳、第二外壳以及第三外壳;
所述第一外壳包括上盖以及从上盖一面延伸出筒状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内的上盖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前出声孔,所述延伸部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侧出声孔;
所述第二外壳包括筒状的侧壁以及连接在侧壁一端的顶部,所述顶部上设置有第二前出声孔,所述第一外壳的延伸部从所述顶部套设在所述第二外壳上并能够相对所述第二外壳能够转动,所述侧壁在与所述延伸部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二侧出声孔;当所述第一外壳相对所述第二外壳转动时,能够使所述第一前出声孔与所述第二前出声孔重叠,所述第一侧出声孔与所述第二侧出声孔错位;以及
能够使所述第一前出声孔与所述第二前出声孔错位,并且所述第一侧出声孔与所述第二侧出声孔重叠;
所述第三外壳包括筒状的外侧壁以及连接在外侧壁的底部,所述第一外壳与所述第二外壳设置于所述第三外壳中,所述侧壁与所述外侧壁之间具有间隙,与所述间隙对应的所述底部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后出声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出声孔与所述第二前出声孔位于同心圆的同一圆周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出声孔与所述第二前出声孔的数量一致,所述第一侧出声孔与所述第二侧出声孔的数量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出声孔的中心和所述第二侧出声孔的中心与所述顶部的距离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包括下侧壁部和与所述延伸部对应的上侧壁部,所述上侧壁部的直径小于所述下侧壁部的直径,并在两者连接处形成有台阶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面上设置有突起部,所述延伸部与所述台阶面对应的一面设置有滑槽,当所述突起部位于所述滑槽的一端时,所述第一前出声孔与所述第二前出声孔完全重叠;当所述突起部位于所述滑槽的另一端时,所述第一侧出声孔与所述第二侧出声孔完全重叠。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出声孔和第二前出声孔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一侧出声孔和第二侧出声孔设置有两个,所述后出声孔设置有八个。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外壳的侧壁的另一端为开口,所述第三外壳的底部上开设有与所述侧壁一端开口对应的通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的边缘上设置有把手。
10.一种VR或AR头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发声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歌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歌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2540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声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 下一篇:一种扬声器模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