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太阳能集热模组与光波加热采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28277.2 | 申请日: | 2018-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994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7 |
发明(设计)人: | 李广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金仓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15/02 | 分类号: | F24D15/02;F24S20/40;F24D19/00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张贵宾 |
地址: | 274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水储罐 光波加热 模组 太阳能集热器 采暖器 出水口 暖气片 本实用新型 进水口连接 太阳能集热 采暖系统 聚氨酯发泡保温层 分体式安装 换热进水口 新型太阳能 安全环保 高效节能 使用寿命 搪瓷 集热器 搪瓷罐 罐体 换热 体内 灵活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太阳能集热模组与光波加热采暖系统,包括太阳能集热器模组,太阳能集热器模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热水储罐的进水口连接,该热水储罐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太阳能集热器模组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热水储罐的换热出水口通过管道与光波加热采暖器连接,光波加热采暖器通过管道与暖气片串联连接;所述暖气片通过管道与热水储罐的换热进水口连接;所述热水储罐包括搪瓷罐体和包裹在搪瓷罐体内的聚氨酯发泡保温层。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高效节能,新型太阳能集热器模组、热水储罐与光波加热采暖器分体式安装,安装更灵活,使用更方便,使用寿命长,安全环保,适于广泛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民用采暖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太阳能集热模组与光波加热采暖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社会上正在制造和使用中的民用采暖系统大都采用传统的燃煤和电加热方式,传统的燃煤采暖方式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传统的电加热采暖方式即将电加热管或陶瓷加热棒等电加热体置于蓄水桶内,对蓄水桶中的水进行加热,为暖气片提供热量。这种方式虽能实现对水加热的任务,但耗电量较高,由于电加热体伴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易出现漏电故障造成对人体的损伤;另外,由于电加热体直接置于被加热水中,因此易在电加热体上产生水垢,使热交换效率下降,造成能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节能高效、使用寿命长的太阳能集热模组与光波加热采暖系统。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太阳能集热模组与光波加热采暖系统,包括太阳能集热器模组,太阳能集热器模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热水储罐的进水口连接,该热水储罐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太阳能集热器模组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热水储罐的换热出水口通过管道与光波加热采暖器连接,光波加热采暖器通过管道与暖气片串联连接;所述暖气片通过管道与热水储罐的换热进水口连接;所述热水储罐包括搪瓷罐体和包裹在搪瓷罐体内的聚氨酯发泡保温层II。
优选的,用于连接所述太阳能集热器模组的出水口与热水储罐的进水口的管道上设有第一单向阀。
优选的,用于连接所述暖气片与热水储罐的换热进水口的管道上设有第二单向阀和第一循环泵。
优选的,所述光波加热采暖器内部设有搪瓷内胆,外部设有聚氨酯发泡保温层I和保护壳体;所述光波加热采暖器内壁设有用于加热的光波加热管,该光波加热管外部包裹有内外搪瓷光波加热管绝缘护套;所述光波加热采暖器外壁设有控制面板。
优选的,用于连接所述热水储罐的出水口与太阳能集热器模组的进水口的管道上设有第二循环泵。
优选的,所述热水储罐设有补水管,补水管上设有第三单向阀。
优选的,所述热水储罐上端设有安全阀,压力表和排气阀,所述热水储罐底部设有排污阀。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高效节能,新型太阳能集热器模组、热水储罐与光波加热采暖器分体式安装,安装更灵活,使用更方便,使用寿命长,安全环保,适于广泛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太阳能集热器模组2、第一单向阀3、热水储罐4、安全阀5、压力表6、排气阀7、光波加热采暖器8、控制面板9、暖气片10、第二单向阀11、第一循环泵12、光波加热管13、内外搪瓷光波加热管绝缘护套14、聚氨酯发泡保温层I15、搪瓷内胆16、聚氨酯发泡保温层II17、搪瓷罐体18、排污阀19、第三单向阀20、第二循环泵。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金仓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金仓能源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2827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