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组合堤坝砖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29478.4 | 申请日: | 2018-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630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王永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中晶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3/12 | 分类号: | E02B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滨海新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横杆 竖杆 砖体 突起 本实用新型 组合堤坝 插槽 堤坝 平行放置 生态发展 外侧表面 直接固定 半封闭 堤坝砖 围合成 下端面 俯视 匹配 垂直 铺设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组合堤坝砖,包括砖体,所述砖体的俯视结构图为正“]”形,所述砖体包括第一横杆、第二横杆和竖杆,所述第一横杆和所述第二横杆平行放置,所述竖杆垂直于所述第一横杆和所述第二横杆,所述第一横杆、所述第二横杆和所述竖杆围合成半封闭的所述砖体,位于所述第一横杆、所述第二横杆左侧上方的端面上设有第一圆柱体突起,所述第一横杆、所述第二横杆和所述竖杆的外侧表面均设有两个插槽,所述第一圆柱体突起与所述插槽相互匹配,所述第一横杆、所述第二横杆和所述竖杆的下端面均设有第二圆柱体突起。本实用新型铺设后能直接固定在堤坝上,降低堤坝砖脱落的可能性,也符合堤坝周围的生态发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堤坝砖,具体为一种组合堤坝砖。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化城市进程的加快,环境污染程度的加重,人们对生态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对城镇河流的整治,由于河流年久失修,致使堤坝上的水土流失严重,河道变窄变浅,造成河道堵塞,生态形势日益严峻。目前,最常用的做法是使用堤坝砖固定住堤坝上的土壤,但是目前的堤坝砖最常用的是使用水泥进行浇铸,防止水土的流失,但是却忽略了生态方面,不利于堤坝周围的生态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堤坝砖,铺设后能直接固定在堤坝上,降低堤坝砖脱落的可能性,也符合堤坝周围的生态发展。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组合堤坝砖,包括砖体,所述砖体的俯视结构图为正“]”形,所述砖体包括第一横杆、第二横杆和竖杆,所述第一横杆和所述第二横杆平行放置,所述竖杆垂直于所述第一横杆和所述第二横杆,所述第一横杆、所述第二横杆和所述竖杆围合成半封闭的所述砖体,位于所述第一横杆、所述第二横杆左侧端面上设有第一圆柱体突起,所述第一横杆、所述第二横杆和所述竖杆的外侧表面均设有两个插槽,所述第一圆柱体突起与所述插槽相互匹配,所述第一横杆、所述第二横杆和所述竖杆的下端面均设有第二圆柱体突起。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横杆、所述第二横杆和所述竖杆的横截面均为正方形。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横杆、所述第二横杆和所述竖杆为一体结构,所述竖杆位于所述第一横杆和所述第二横杆的右侧末端。
本实用新型中,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横杆、所述第二横杆和所述竖杆外侧表面的两个所述插槽之间的距离与位于所述第一横杆、所述第二横杆左侧的两个所述第一圆柱体突起之间的距离相同。
本实用新型中,位于所述第一横杆、所述第二横杆和所述竖杆下端面的所述第二圆柱体突起均为两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铺设后能直接固定在堤坝上,降低堤坝砖脱落的可能性,也符合堤坝周围的生态发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铺设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砖体-1;第一横杆-2;第二横杆-3;竖杆-4;第一圆柱体突起-5;插槽-6;第二圆柱体突起-7。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中晶建筑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天津中晶建筑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2947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城市活动防洪装置
- 下一篇:一种硬质驳岸生态修复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