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密封式并联电容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29988.1 | 申请日: | 2018-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564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煌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容邦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4/38 | 分类号: | H01G4/38;H01G4/2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6238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容器主体 并联电容器 连接底座 接地端 密封盖 密封式 端头 本实用新型 上端外表面 前端外表面 电线穿过 电线固定 扇形塑料 闭合 安置孔 固定柱 旋转环 上端 隔尘 下端 防水 电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密封式并联电容器,包括电容器主体,所述电容器主体的上端中部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接地端头,且接地端头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电线固定孔,所述接地端头的一侧设置有连接底座,且连接底座的下端外表面与电容器主体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底座的上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三号端头、二号端头与一号端头。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密封式并联电容器,设有旋转环、固定柱、保护密封盖与扇形塑料隔灰片,可以方便的打开与闭合保护密封盖,能够防止外界的水分或者是灰尘落在电容器主体上造成影响,在电线穿过保护密封盖的电线安置孔时也可以起到防水隔尘的效果,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并联电容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密封式并联电容器。
背景技术
电容器是由两个电极及其间的介电材料构成的,介电材料是一种电介质,当被置于两块带有等量异性电荷的平行极板间的电场中时,由于极化而在介质表面产生极化电荷,遂使束缚在极板上的电荷相应增加,维持极板间的电位差不变,这就是电容器具有电容特征的原因,电容器中储存的电量Q等于电容量C与电极间的电位差U 的乘积,电容量与极板面积和介电材料的介电常数ε成正比,与介电材料厚度(即极板间的距离)成反比;现有的密封式并联电容器在使用的时候存在一定的弊端,首先,现有的密封式电容器都是通过固定连接的方式来达到密封的效果,不容易维修且不容易进行电线连接等操作,其次,没有防水防尘的功能,一旦电容器外表面灰尘过多或者是遇水可能会导致其内部温度升高,造成影响,给使用者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密封式并联电容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密封式并联电容器,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密封式并联电容器,包括电容器主体,所述电容器主体的上端中部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接地端头,且接地端头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电线固定孔,所述接地端头的一侧设置有连接底座,且连接底座的下端外表面与电容器主体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底座的上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三号端头、二号端头与一号端头,所述一号端头位于二号端头的一侧,所述三号端头位于二号端头的另一侧,所述三号端头、二号端头与一号端头的外表面靠近下端的位置均包裹有连接保护环,且连接保护环的下端外表面与连接底座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电容器主体的一侧外表面靠近上端的位置设置有凹槽,且凹槽的中部外表面焊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中部外表面活动安装有旋转环,且旋转环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塑胶连接带,所述塑胶连接带的一端外表面远离旋转环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保护密封盖,且保护密封盖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电线安置孔,且电线安置孔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扇形塑料隔灰片。
优选的,所述连接保护环的数量为三组,且连接保护环分别位于三号端头、二号端头与一号端头的外表面。
优选的,所述三号端头、二号端头与一号端头的外表面均设置有螺纹,螺纹均匀分布在三号端头、二号端头与一号端头的外表面。
优选的,所述电线安置孔的数量为三组,所述扇形塑料隔灰片的数量为九组。
优选的,所述保护密封盖的外表面涂抹有防水隔灰涂层,防水隔灰涂层均匀分布在保护密封盖的外表面。
优选的,所述固定柱与旋转环之间涂抹有润滑油,所述凹槽与电容器主体的外表面均设置有防锈漆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密封式并联电容器,设置有旋转环、固定柱、保护密封盖与扇形塑料隔灰片,通过设置的旋转环与固定柱,可以方便的打开与关闭保护密封盖,而且在打开保护密封盖后可以通过塑胶连接带将保护密封盖悬挂在电容器主体一侧,不会造成影响,通过设置的保护密封盖可以防止空气中的水分或者是灰尘落在电容器主体的上端外表面,不会对端子等部件造成影响,通过设置的扇形塑料隔灰片,可以在电线穿过保护密封盖之后也能起到防水隔尘的效果,整个密封式并联电容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的效果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容邦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容邦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2998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