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延压机的辊筒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30044.6 | 申请日: | 2018-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687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5 |
发明(设计)人: | 王鸿;徐竹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氟迪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7/56 | 分类号: | B29B7/56;B29B7/72;B29B7/62 |
代理公司: | 成都睿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7 | 代理人: | 潘育敏 |
地址: | 6102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承轴 辊筒 架体 第二连接件 延压机 本实用新型 第一连接件 调节组件 辊筒装置 架体连接 气缸 技术效果 平行设置 驱动组件 贯穿 辊压 铰接 上料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延压机领域,公开了一种延压机的辊筒装置,包括辊筒、机架、调节组件和驱动组件;机架包括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辊筒设置于第一架体与第二架体之间,辊筒包括第一辊筒和第二辊筒;调节组件包括第一支承轴、第二支承轴和调节气缸,第一支承轴贯穿第一辊筒,第一支承轴的一端与第一架体连接,第一支承轴的另一端通过第一连接件与第二架体连接;第二支承轴贯穿第二辊筒,第二支承轴与第一支承轴平行设置,第二支承轴与第一支承轴之间存在辊压间隙,第二支承轴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件固定连接,第二连接件与第一连接件铰接,调节气缸与第二连接件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便于上料的技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延压机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延压机的辊筒装置。
背景技术
“延压”是加热过的混炼胶,通过异向旋转的两辊筒之间的辊隙,支承胶片等半成品的工艺。目前通常采用人工上料的方式,工人手部存在误入辊隙的危险,具有极大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上料的延压机的辊筒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延压机的辊筒装置,包括辊筒、用于安装辊筒的机架、用于调节辊筒的调节组件和用于驱动辊筒的驱动组件;机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辊筒设置于第一架体与第二架体之间,辊筒包括第一辊筒和第二辊筒,第一辊筒沿其轴向设有中心通孔,第二辊筒沿其轴向设有中心通孔。
调节组件包括第一支承轴、第二支承轴和调节气缸;第一支承轴贯穿第一辊筒的中心通孔,第一支承轴沿水平方向设置,第一支承轴的一端与第一架体固定连接,第一支承轴的另一端通过第一连接件与第二架体固定连接;第二支承轴贯穿第二辊筒的中心通孔,第二支承轴与第一支承轴平行设置,第二支承轴与第一支承轴之间存在辊压间隙,第二支承轴的一端与第一架体之间存在调节间隙,第二支承轴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件固定连接,第二连接件向第一辊筒的方向弯折,第二连接件与第一连接件铰接,调节气缸设置于第二架体,调节气缸与第二连接件连接以使第二辊筒向远离第一辊筒的方向转动。
驱动组件包括用于驱动第一辊筒的第一驱动组件,以及用于驱动第二辊筒的第二驱动组件,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均包括电机、皮带轮传动机构和齿轮,皮带轮传动机构的主动轮与电机的驱动轴连接,皮带轮传动机构的从动轮与齿轮连接;第一辊筒靠近第一架体的一端设有第一齿环,第一齿环与第一驱动组件的齿轮啮合,第二辊筒靠近第一架体的一端设有第二齿环,第二齿环与第二驱动组件的齿轮啮合。
进一步地,该辊筒装置还包括辊压限位组件,限位组件设置于辊压间隙。
进一步地,辊压限位组件包括螺杆和设置于螺杆的一对限位板,螺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可拆卸连接,限位板与螺杆螺纹连接,限位板设置于辊压间隙。
进一步地,第二驱动组件的齿轮位于第二齿环下方用于支承第二辊筒。
进一步地,第一辊筒、第二辊筒均具有内筒、外筒,内筒和外筒之间设置有加热层。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1.本装置与成卷的胶料配合实用,当需要添加胶料时,启动调节气缸使第二辊筒向远离第一辊筒的方向转动,第二辊筒与第一辊筒之间具有一定的夹角,将胶料的起始端摊开后置于第一辊筒上,然后启动调节气缸使其推动第二连接件,使第二辊筒向靠近第一辊筒的方向转动,直至第二辊筒回到原始位置,胶料被夹在第一辊筒和第二辊筒之间,启动驱动组件即可开始辊压操作;上料过程中,辊筒为静止状态,杜绝了工人手部卷入辊隙的风险,第二辊筒与第一辊筒之间具有一定的夹角,上料空间大便于操作。
2.由于第二辊筒为可活动状态,常规驱动方式不便实现,本装置中,驱动组件采用皮带轮传动,驱动组件保持固定,利用齿轮啮合驱动辊筒,方便装配,不影响第二辊筒的正常活动。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氟迪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氟迪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3004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物基PVC改性料的制备系统
- 下一篇:一种开炼机收料卸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