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茶油浸出器去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31946.1 | 申请日: | 2018-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088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发明(设计)人: | 胡建科;喻应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淳湘农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1B1/10 | 分类号: | C11B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罗满 |
地址: | 4140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浸出器 茶油 去渣装置 本实用新型 机械密封磨损 混合油出口 底部侧壁 内部中空 下部侧壁 箱体上部 有效减少 混合油 排渣口 喷淋泵 溶剂油 溶剂 导槽 堵死 喷淋 粕渣 旋液 连通 停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茶油浸出器去渣装置,与浸出器连接,包括内部中空的箱体;设置在箱体内的旋液导槽;设置在箱体靠近浸出器一端的下部侧壁上的混合油入口;设置在箱体远离浸出器一端的底部侧壁上的排渣口;设置在箱体上部与浸出器连通的混合油出口。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茶油浸出器去渣装置,有效减少喷淋溶剂中所含的粕渣,避免溶剂油喷淋泵堵死以及机械密封磨损形成停车事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脂加工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茶油浸出器去渣装置。
背景技术
山茶油是从山茶科(Camellia)油茶(Camellia oleiferaAbel)树种子中获得的,是我国最古老的木本食用植物油之一,是世界四大木本食用植物油种之一,被誉为“中国的橄榄油”。中国是世界上山茶科植物分布最广的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茶油生产基地,加工后的茶油以其味美、营养价值高而深受人们的青睐,成为人们最常用的食用油之一,且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市场需求量也不断增大。
山茶油的制取方法,一般采用将山茶籽直接物理挤压出油,山茶籽物体挤压出油后的枯饼用浸出法工艺萃取毛茶油,浸出毛茶油再去精炼出成品食用茶油等方法。
目前,利用浸出法生产植物油时,油脂浸出器运行过程中,由于设备构造缺陷及工艺操作问题,往往会出现入浸粕溅到浸出器筒体,造成溶剂油喷淋泵堵死以及机械密封磨损形成停车事故。
因此,如何有效去除喷淋溶剂中所含的粕渣,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茶油浸出器去渣装置,减少喷淋溶剂中所含的粕渣,避免溶剂油喷淋泵堵死以及机械密封磨损形成停车事故。
一种茶油浸出器去渣装置,与浸出器连接,包括内部中空的箱体;
设置在所述箱体内的旋液导槽;
设置在所述箱体靠近浸出器一端的下部侧壁上的混合油入口;
设置在所述箱体远离浸出器一端的底部侧壁上的排渣口;
设置在所述箱体上部与浸出器连通的混合油出口。
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旋液导槽上方的过滤器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器为筛网。
优选的,所述过滤器与所述箱体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拦渣室和排液口;
所述拦渣室设置在所述箱体内且位于所述旋液导槽下方,其顶部或至少一个侧壁为滤网;
所述排液口设置在所述箱体侧壁且与所述拦渣室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拦渣室顶部和四个侧壁均为滤网构成。
优选的,还包括输送装置;
所述输送装置由输送管道和齿轮泵组成;
所述输送管道包括输入管和输出管,所述输入管两端分别与所述混合油出口和所述齿轮泵连通,所述输出管两端分别与所述齿轮泵和浸出器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齿轮泵上设置有控制阀。
优选的,所述旋液导槽与所述混合油入口连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茶油浸出器去渣装置,通过混合油入口将混合油导入设置有旋液导槽的箱体内,水杂的混合油顺着旋液导槽形成液体旋涡,比重较大的渣杂被抛向箱体内壁且顺壁下沉至底部,再经由排渣口排出,去掉渣杂的溶剂油上浮至顶部,减少喷淋溶剂中所含的粕渣,避免溶剂油喷淋泵堵死以及机械密封磨损形成停车事故。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淳湘农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淳湘农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319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