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应用于木柱的钢抱箍-型钢加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33797.2 | 申请日: | 2018-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842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4 |
发明(设计)人: | 沈圣;张鹰;陈元鼎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抱箍 木柱 加固装置 本实用新型 混凝土块 支撑件 预埋 应用 连接型钢 木柱柱脚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木柱的钢抱箍‑型钢加固装置,应用于木柱的钢抱箍‑型钢加固装置包括套设木柱的钢抱箍,钢抱箍连接型钢,型钢设置在支撑件上,支撑件连接预埋在木柱柱脚旁的混凝土块,型钢载荷由预埋的混凝土块承受。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便捷高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木柱的钢抱箍-型钢加固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中国的建筑史上,古建筑木结构无疑是一个重要的篇章,在历史的长河中,木结构贯通古今,是当代重要的建筑材料及结构形式。木结构有质轻、取材方便、施工过程简单、施工速度快的特点,但木材本身在经历一段时期的使用之后,结构性能会发生退化,特别是木材存在先天缺陷,如木节、虫蛀、腐朽时,性能的退化将会变得更加明显,因此对木结构需要进行加固。
古建筑木结构中木柱由于受荷载长久作用、经受风雪侵蚀等因素导致材料性能下降,因而产生不同类型的破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开裂:一些木材由于在制作当时没有干透,其表层部分比内部容易干燥,而木纤维的内外收缩不一致,就会导致开裂;或由于柱受荷时间过长,木材本身材质下降导致抗压、剪、扭性能下降,使得在外力作用下开裂;(2)糟朽:木结构构件如长期处于潮湿环境中,很容易发生糟朽,常见的部位有柱根及屋面角梁等;木柱由于包砌在墙内,缺乏干燥及通风,天长日久而产生糟朽;(3)空心:由于木结构当时并未做防虫处理,可能导致在长时间的虫蛀作用下使木柱中心被蛀空。目前采用一些加固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但大都存在操作繁琐复杂,效率较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做出改进,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应用于木柱的钢抱箍-型钢加固装置,结构简单,操作便捷高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应用于木柱的钢抱箍-型钢加固装置包括套设木柱的钢抱箍,钢抱箍连接型钢,型钢设置在支撑件上,支撑件连接预埋在木柱柱脚旁的混凝土块,型钢载荷由预埋的混凝土块承受。
进一步地,支撑件包括上部的垫板、下部的角钢,垫板置于木柱柱墩上紧靠木柱表面,垫板与木柱表面的接触面与木柱表面形状吻合。
进一步地,钢抱箍包括至少两片箍板,箍板的两端向外弯折,各形成一个安装耳片,所述安装耳片上开设有若干个安装通孔,相邻箍板的相邻安装耳片对应后螺接。
进一步地,相邻箍板的相邻安装耳片的安装通孔中穿设有螺杆,所述螺杆的两端部均设有弹簧垫片,两弹簧垫片经螺接在螺杆两端部的螺母进行限位。
进一步地,钢抱箍与木柱接触的内表面设有橡胶垫片。
进一步地,型钢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端部钢抱箍的间距。
进一步地,钢抱箍与沿木柱表面设置的型钢焊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应用于腐朽木柱的钢抱箍-型钢快速加固技术的构造简单,通过钢抱箍箍紧腐朽木柱,荷载经型钢传递给支撑件,最后由预埋于地下的混凝土块承担,提高了木柱的承载能力,操作简单便捷,结构稳定,成本低;不会破坏古建筑自身的历史意义,对于文化保护大大有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支撑件与柱墩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钢抱箍安装在木柱上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四节箍板的钢抱箍(无螺杆)的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四节箍板的钢抱箍的结构侧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3379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杆塔主材十字组合拼接的加固结构
- 下一篇:一种木屋架端部节点加固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