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进气道结构及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37660.4 | 申请日: | 2018-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690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发明(设计)人: | 温拾平;杨芮;高维进;马超;刘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35/104 | 分类号: | F02M35/104;F02B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何世磊 |
地址: | 33000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负压腔 分气道 主气道 进气道结构 出气段 进气段 本实用新型 逐渐缩小 一体式结构 管状结构 气体流量 气体流速 滚流比 减小 汽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进气道结构,包括主气道和分气道,所述主气道和所述分气道均为管状结构,所述主气道同时与两个所述分气道连接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分气道远离所述主气道依次设有进气段、负压腔和出气段,所述进气段与所述负压腔之间设有第一渐收段,所述第一渐收段为从所述进气段至所述负压腔横截面逐渐缩小的结构,所述负压腔的横截面较所述第一渐收段的末端大,所述负压腔与所述出气段之间设有第二渐收段,所述第二渐收段为从所述负压腔至所述出气段横截面逐渐缩小的结构。通过第一渐收段减小横截面,使进入负压腔内的气体流速增加,单位面积的气体流量增加,提高滚流比。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采用上述进气道结构的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进气道结构及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汽车已经成为人们出行、货运等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之一。
米勒循环发动机是一种能控制膨胀比和压缩比的发动机,由于其能大大降低汽车有害气体的排放同时能充分利用能源被广泛应用用于汽车的生产制造中。现有的米勒循环发动机气缸盖的进气道为普通直管结构,将气体直接通入发动机的燃烧室参与燃烧。进气道的气门在凸轮轴的带动下反复运动,当进气量较小时,气门靠近侯口,增加单位面积的气体流速,当进气量较大时,气门远离侯口,不再增加单位面积气体流速。
普通的直管结果无法为具有高压缩比的米勒循环发动机提供足够进气流量和提供滚流比,进气流速较小,导致单位面积的进气流量小,滚流比低。申请号201610047179.5公开了一种汽油发动机高滚流比气缸盖的进气道,通过对进气道设置略凸起形成鱼腹状区域提升了进气道内气体的流动速度,但其提升幅度较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滚流比高的进气道结构。
一种进气道结构,包括主气道和分气道,所述主气道和所述分气道均为管状结构,所述分气道为数量为两个,所述主气道同时与两个所述分气道连接为一体式结构,所述两个分气道位于所述主气道的同侧,所述分气道远离所述主气道依次设有侯口、进气段、负压腔和出气段,所述侯口处设有气门,所述气门连接车内的凸轮轴,所述进气段与所述负压腔之间设有第一渐收段,所述第一渐收段为从所述进气段至所述负压腔横截面逐渐缩小的结构,所述负压腔的横截面较所述第一渐收段的末端大,所述负压腔与所述出气段之间设有第二渐收段,所述第二渐收段为从所述负压腔至所述出气段横截面逐渐缩小的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进气道结构,通过所述第一渐收段减小横截面,使进入所述负压腔内的气体流速增加,单位面积的气体流量增加,且由于所述第一渐收段的结构使所述第一渐收段的空气密度大于所述负压腔的空气密度,使所述负压腔的气压较所述第一渐收段小,形成负压,进一步增加了气体单位面积的流量,再通过所述第二渐收段再一次增加了气体单位面积的流量,大大提高了米勒循环发动机的滚流比。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封总成限位结构,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段、所述负压腔和所述出气段的横截面均为圆形、三角形、正方形或四边以上的多边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段、所述负压腔和所述出气段的横截面均为圆形,气体在圆形管道中的流速更快。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段的一侧设有第一鱼腹状区域,所述第一鱼腹状区域为所述进气段纵向凸出的延伸部分,所述第一鱼腹状区域与所述进气段连通,通过所述第一鱼腹状区域提升了气体的流速。
进一步地,所述出气段的一侧对应所述进气段设有第二鱼腹状区域,所述第二鱼腹状区域与所述第一鱼腹状区域结构相同,提升了所述出气段内的气体流速。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渐收段与所述出气段之间设有渐阔段,通过所述渐阔段能增加从所述第二渐收段输出的气流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3766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涉水器进气管管口结构
- 下一篇:双油箱同步使用的低压燃油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