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农用钢管大棚管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38643.2 | 申请日: | 2018-05-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645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袁守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泊鹤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7/08 | 分类号: | F16B7/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000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套筒 连接筒 侧壁 管连接结构 传统设备 钢管大棚 加强筋 限位孔 中轴线 大棚 卡槽 装配 圆柱形筒状结构 压强 本实用新型 卡槽配合 两侧位置 限位螺母 侧端面 限位槽 限位柱 重合 螺纹 位孔 吊环 贯穿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农用钢管大棚管连接结构,连接筒为圆柱形筒状结构,连接筒的两侧位置装配有套筒,套筒的中轴线与连接筒的中轴线相重合,套筒的侧壁上开设有卡槽,卡槽与连接筒之间的位置装配有加强筋,连接筒的下侧端面上装配有吊环,套筒的侧壁上开设有限位孔,限位孔贯穿套筒的两侧侧壁进行布置,通过添加加强筋来增加两个套筒之间的连接强度,该设计有效的解决了传统设备存在连接强度的问题,并且卡槽配合螺纹则实现通过限位螺母进行固定,该设计有效的解决了传统设备存在固定不牢固的难题,而限位孔通过限位柱实现对大棚管的固定,其中限位槽通过减少与大棚管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加单位面积上的压强,实现牢固的固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农用钢管大棚管连接结构,属于农业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气候条件差距较大,一般蔬菜等农业产品种植周期有限,为了延长农业产品的种植时间,提供反季节蔬菜等农业产品,温室大棚广泛应用在农业产品的生产中。在我国的北方地区,一年四季气候变化大,温室大棚的应用主要用于冬春季节蔬菜、花卉等的保温栽培和越冬栽培(叶菜类)的作用。在我国的南方地区,除了冬春季节用于蔬菜、花卉的保温和越冬栽培(叶菜类)外,还可更换成遮阳棚,用于夏秋季节的遮荫降温和防雨、防风、防雹等。
传统的大棚支撑结构通常采用竹片制作,这种结构在遇到大风大雪时,结构不牢固,容易损坏,大大浪费了材料,可利用率低,同时大棚支撑结构不好进行拆卸安装,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特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农用钢管大棚管连接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便于操作,稳定性好,可靠性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农用钢管大棚管连接结构,包括套筒、加强筋、连接筒、限位孔、卡槽、吊环以及限位槽,所述连接筒为圆柱形筒状结构,所述连接筒的两侧位置装配有套筒,所述套筒的中轴线与连接筒的中轴线相重合,所述套筒的侧壁上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与连接筒之间的位置装配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为横截面呈直角三角形的棱柱结构,所述连接筒的下侧端面上装配有吊环,所述套筒的侧壁上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贯穿套筒的两侧侧壁进行布置,所述套筒的内壁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为横截面呈矩形的槽孔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卡槽贯穿套筒的内外两侧端面进行布置,分布在套筒上的卡槽设置有多个且多个卡槽之间等距进行排列。
进一步地,分布在连接筒一侧端面的加强筋设置有四个且四个加强筋之间呈90°夹角进行排列。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槽设置有多个且多个限位槽的规格相同,多个限位槽之间等距进行排列。
进一步地,所述套筒的表面上分布有螺纹。
进一步地,所述螺纹上装配有限位螺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农用钢管大棚管连接结构,通过添加加强筋来增加两个套筒之间的连接强度,该设计有效的解决了传统设备存在连接强度的问题,并且卡槽配合螺纹则实现通过限位螺母进行固定,该设计有效的解决了传统设备存在固定不牢固的难题,而限位孔通过限位柱实现对大棚管的固定,其中限位槽通过减少与大棚管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加单位面积上的压强,实现牢固的固定,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便于操作,稳定性好,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农用钢管大棚管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农用钢管大棚管连接结构中限位槽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泊鹤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泊鹤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386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