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造粒设备的导料锥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39812.4 | 申请日: | 2018-05-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772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5 |
发明(设计)人: | 李健;黎广;强金风;唐帆;王闯;路丽珠;蒋水金;张开炳;陶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世界村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9/06 | 分类号: | B29B9/06 |
代理公司: | 安徽知问律师事务所 34134 | 代理人: | 侯晔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马***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料锥 模具隔板 物料颗粒 造粒设备 出料口 成型 本实用新型 灵活控制 伸缩调节 水平距离 物料造粒 逐渐变小 挤出机 入料口 出料 刀盘 缓冲 粒径 挤出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造粒设备的导料锥,属于物料造粒技术领域。它包括包括固定在模具隔板上的内导料锥和外导料锥,所述的内导料锥位于外导料锥内,内导料锥和外导料锥之间具有间隙,外导料锥远离模具隔板的一端设有入料口。针对现有技术的物料颗粒尺寸难以灵活控制的问题,可依靠调节套伸缩调节刀盘与模具隔板之间的水平距离,以调节物料颗粒的长度,同时对模具隔板的更换,以调节物料颗粒的截面粒径,两者共同来来选择所需物料颗粒的尺寸。针对现有技术的物料颗粒成型困难的问题,外导料锥促使物料从四周模具隔板出料口分散出料,且模具隔板出料口由大逐渐变小,有效缓冲了挤出机物料对模具隔板的压力,保证物料顺利成型挤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料造粒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造粒设备的导料锥。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造粒机大都采用螺旋挤压式,且挤压成型后的物料多在水下完成切割,结构复杂,物料颗粒易堆积粘结难以排除,物料颗粒成型困难,且物料易堵塞,物料加工装置中的刀片是易磨损件,大多数是在刀片上打孔通过螺钉固定在刀盘上,刀片磨损后更换不便;刀片与模具板之间存在摩擦,导致刀片和模具板磨损较快,且橡胶颗粒的一致性差,切口不平整,切粒效率低。受限于造粒机本身结构特性,物料颗粒尺寸(包括长度和横截面粒径)不易灵活调节控制,无法满足应用需求。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公告号:CN 207077649U,授权公告日:2018.03.09,公开了一种螺杆挤压式造粒机。包括横向设置的筒体,筒体上部设有漏斗状的投料仓,所述筒体的一端设有挤出模具,筒体内部设有进料螺杆,进料螺杆上的输料螺纹不等距,由旋转驱动装置侧向挤出模具侧,输料螺纹由稀到密。为了进一步解决返料问题,优化方案中筒体靠近挤压端细,或者筒体内部设有防返料螺纹。该专利螺纹分布较为密集,物料容易堵塞,且形成的物料颗粒易粘结堆积。
发明内容
1.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物料颗粒成型困难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造粒设备的导料锥。它可以使物料顺利成型挤出,成型容易。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造粒设备的导料锥,包括固定在模具隔板上的内导料锥和外导料锥,所述的内导料锥位于外导料锥内,内导料锥和外导料锥之间具有间隙,外导料锥远离模具隔板的一端设有入料口。
内导料锥和外导料锥所形成的间隙为物料的流通通道,物料从入料口进入到物料的流通通道内,物料受到挤压作用,从模具隔板上的模具隔板出料口内排出,物料颗粒成型。
优选地,所述的模具隔板上均匀设有模具隔板出料口,模具隔板出料口与内导料锥和外导料锥之间的间隙连通。
优选地,过渡法兰一端与入料口连通,过渡法兰另一端与挤出机连通,过渡法兰固定在外导料锥上,挤出机挤出的物料通过过渡法兰进入到入料口内。
优选地,过渡法兰固定在外导料锥上,过渡法兰内设有与入料口连通的路径,用于物料传输。
优选地,所述的内导料锥外部为光滑的圆球面,所述的外导料锥内部也为光滑的圆球面,内导料锥外部与外导料锥内部相匹配,且两者之间设有间隙,便于物料在间隙中流通。
优选地,内导料锥和外导料锥所形成的间隙构成一个圆环,模具隔板上的模具隔板出料口分布在圆环上并与圆环连通。
优选地,所述模具隔板的外侧设有刀盘,刀盘上的刀片对从模具隔板出料口中排出的物料进行切割,形成物料颗粒。
优选地,刀盘位于切粒仓内,切粒仓与出料口和风道上的入风口连通,刀盘上的刀片切割成型的物料颗粒落入切粒仓内,风从风道上的入风口进入切粒仓内,将物料颗粒吹入出料口内。
优选地,导料锥的外侧设有模具法兰板,模具仿坠杆、钥匙和锁模把手均设置在模具法兰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世界村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世界村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3981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