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加工生产光延时机检测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41031.9 | 申请日: | 2018-05-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390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4 |
发明(设计)人: | 毛小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兴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1/00 | 分类号: | G01M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唐***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延时器 检测 负压风机 盖体 本实用新型 加工生产 时机检测 风管 负压 指套 抓取 清洁度 并联检测 并联设置 并排设置 负压吸取 盖体顶面 机体顶部 机体内部 机体转动 检测夹具 移动效率 观察窗 透明的 延时器 合页 显示屏 把手 贯穿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加工生产光延时机检测设备,包括机体和盖体,所述盖体通过合页与所述机体转动配合,所述机体顶部设置有检测面板,所述机体内部安装有负压风机,所述负压风机通过风管连接有负压指套;所述检测面板上安装有并排设置的若干组检测位,所述检测位一侧设置有显示屏;所述盖体顶面设置有透明的观察窗,所述盖体一侧安装有把手;所述风管一端贯穿所述机体后连接所述负压风机;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所述负压指套对光延时器的负压吸取,可提高光延时器的抓取和移动效率,并且提高光延时器表面的清洁度;通过并联设置多组检测夹具的所述检测位,可对多组光延时器进行并联检测,提高了光延时器的检测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延时器生产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加工生产光延时机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光延时器是一种通过改变光线长度、控制光纤折射率或者控制自由空间光程灯方法实现光延迟的设备,现有的光延时器通常采用通过控制自由空间光光程来实现延时功能。
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现有的光延时器在加工完成后通常直接封装后装箱,因此存在一定的次品率,且由于光延时器体积较小,抽样检测过程往往耗费时间较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加工生产光延时机检测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现有的光延时器在加工完成后通常直接封装后装箱,因此存在一定的次品率,且由于光延时器体积较小,抽样检测过程往往耗费时间较长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技术方案具有:能够通过对光延时器的负压吸附进行快速抓取移动,提高光延时器的移动效率,并且通过对光延时器的多组并联设置,提高光延时器的检测效率等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加工生产光延时机检测设备,包括机体和盖体,所述盖体通过合页与所述机体转动配合,所述机体顶部设置有检测面板,所述机体内部安装有负压风机,所述负压风机通过风管连接有负压指套;
所述检测面板上安装有并排设置的若干组检测位,所述检测位一侧设置有显示屏;
所述盖体顶面设置有透明的观察窗,所述盖体一侧安装有把手;
所述风管一端贯穿所述机体后连接所述负压风机,所述风管另一端与所述负压指套插接配合;
所述负压指套由橡胶指套和负压吸板组成,所述负压吸板一侧设置有闭气阀,所述负压吸板底面均布有若干组负压孔,所述橡胶指套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负压吸板顶面。
采用上述一种加工生产光延时机检测设备,开启设备后,所述负压风机抽取负压,通过所述所述风管后,在所述负压吸板的所述负压孔表面形成负压层,通过指套所述橡胶指套后,即可通过所述负压吸板对光延时器进行负压吸附,将光延时器置于所述检测位上后,拇指按压所述闭气阀,即可对所述风管进行阻断,进而将光延时器放松,而后即可进行光延时器的通电检测。
作为优选,所述检测面板采用树脂材料制成,所述检测面板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机体顶部。
作为优选,所述显示屏为LED显示屏,且所述显示屏顶面设置有钢化玻璃保护膜。
作为优选,所述观察窗采用塑料材料和钢化玻璃材料中的一种制成。
作为优选,所述风管为塑料波纹管和内设钢丝铠的橡胶管中的一种。
作为优选,所述闭气阀为弹簧柱塞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检测位并联设置有至少5组。
有益效果在于:1、本实用新型通过所述负压指套对光延时器的负压吸取,可提高光延时器的抓取和移动效率,并且提高光延时器表面的清洁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兴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兴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4103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