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光继电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42189.8 | 申请日: | 2018-05-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421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谢仲麟;涂高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睿宇兴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5/16 | 分类号: | H01L25/16;H01L23/31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吴志红;臧建明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县***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电转换元件 透明封装层 发光元件 封装 光耦合模块 封装结构 光继电器 控制信号 输出模块 受光 覆盖发光元件 本实用新型 光信号输出 输出信号 信号产生 电连接 反射面 接收光 受光面 堆叠 制程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继电器,包含一光耦合模块、一输出模块与一封装结构。其中,光耦合模块包含一发光元件与一光电转换元件。发光元件是堆叠于光电转换元件的一受光面上。发光元件是用以接收一输入信号,并依据此输入信号产生一光信号。光电转换元件是用以接收光信号并依据光信号输出至少一控制信号。输出模块是电连接于光电转换元件,并依据前述至少一控制信号以产生一输出信号。封装结构包括一透明封装层。此透明封装层是覆盖发光元件与至少部分光电转换元件的受光面。此透明封装层在远离光电转换元件的受光面的一侧具有一曲面。此曲面是一反射面。因此,可以有效简化封装制程,降低封装成本,也有助于缩减封装尺寸。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继电器(relay),尤其涉及一光继电器(photo relay)。
背景技术
继电器是一种电子控制器件,具有控制系统(又称输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通常应用于自动控制电路中。在运作上,继电器可理解为一种利用较小的电流去控制较大电流的一种自动开关,而具有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
图1是一典型光继电器的电路图。如图中所示,此光继电器10包含一发光元件12、一光电转换元件14与二个金氧半晶体管16,18。此发光元件12,例如一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LED),连接至光继电器10的输入端T1,T2以接收一电流信号(即较小电流),并依据此电流信号产生一光信号(通常是红外光)。此光电转换元件14包含一检光二极管阵列(未图示)。二个金氧半晶体管16,18的源极S1,S2相接,其漏极D1,D2连接至光继电器10的输出端T3,T4。光电转换元件14的检光二极管阵列接收到来自发光元件12的光信号后,会产生电压变化(即压降),而影响二个金氧半晶体管16,18的导通状态,进而控制流经此二个金氧半晶体管16,18的电流(即较大电流)。
图2A是图1的光继电器10一典型封装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而图2B是一俯视示意图显示此封装结构下半部的光电转换元件14与二个金氧半晶体管16,18。就结构上而言,如图2A与图2B所示,发光元件12通常是位于光继电器10的上半部,而光电转换元件14与二个金氧半晶体管16,18则是位于光继电器10的下半部。基本上,光电转换元件14与二个金氧半晶体管16,18是各自独立的芯片,而发光元件12是对准光电转换元件14,尤其是光电转换元件14上表面的检光二极管阵列(未图示)。在光电转换元件14上并具有至少二个输出端,通过打线(bonding wire)19连接至二个金氧半晶体管16,18的栅极G1,G2以控制金氧半晶体管16,18的导通状态。此外,图中的二个金氧半晶体管16,18的漏极D1,D2位于芯片的底部,而直接连接至导线架(lead frame)的二个输入接脚T1,T2,作为光继电器10的输出端。而二个金氧半晶体管16,18的源极S1,S2位于芯片的上表面,并且通过导线20互相连接。
如图2A与图2B所示,由于发光元件12是设置于光继电器10的上半部的导线架,而光电转换元件14与二个金氧半晶体管16,18则是设置于光继电器10的下半部的导线架,因此需要对导线架的上半部与下半部分别进行封装制程,而导致封装成本难以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继电器,可以简化光继电器的封装流程,以降低光继电器的封装成本。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光继电器。此光继电器包含一光耦合模块、一依据至少一控制信号以产生一输出信号的输出模块与一封装结构。其中,光耦合模块包含一用以接收一输入信号并据以产生一光信号的发光元件与一用以接收所述光信号并依据所述光信号输出所述至少一控制信号的光电转换元件。发光元件堆叠于光电转换元件的一受光面上。输出模块电连接于光电转换元件。封装结构包括一透明封装层。此透明封装层覆盖发光元件与至少部分光电转换元件的受光面。此透明封装层在远离光电转换元件的受光面的一侧具有一曲面。此曲面是一反射面。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光电转换元件输出的控制信号是一电压控制信号或是一电流控制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睿宇兴业有限公司,未经睿宇兴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4218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半导体集成电路的电容器
- 下一篇:双面散热环氧塑封的车用功率模块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