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腹腔镜线结牵引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43155.0 | 申请日: | 2018-05-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848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6 |
发明(设计)人: | 程香玲;鲁可权;王增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程香玲;鲁可权;王增慧 |
主分类号: | A61B17/04 | 分类号: | A61B17/04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三联专利事务所 32220 | 代理人: | 周爱芳 |
地址: | 221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鞘管 侧孔 夹线器 柄部 夹取部 本实用新型 腹腔镜 固定杆 牵引器 重合 侧壁 线结 腹腔镜手术 上下移动 医生手术 夹板 操作手 牵拉线 下端部 上端 卡紧 下端 线尾 工作量 器械 相通 占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腹腔镜线结牵引器,包括外鞘管、夹线器和固定杆,所述夹线器包括柄部、连接部和夹取部,所述连接部上端连接所述柄部,其下端连接所述夹取部,所述夹取部包括两个夹板,所述外鞘管相对应的侧壁上都设有相通的侧孔,所述的夹线器柄部设有与外鞘管壁上侧孔相应的侧孔,所述的夹线器的柄部和连接部能够在外鞘管中上下移动,所述的夹取部能够卡紧在外鞘管下端部内,所述固定杆插在所述外鞘管侧壁设有的侧孔和所述夹线器柄部设有的侧孔重合的重合侧孔中。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用器械牵了线尾占用操作手或增加助手工作量及操作难度,医生手术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主要适用于腹腔镜手术中牵拉线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腹腔镜线结牵引器。
背景技术
缝合打结是将已经切开的组织、器官进行对合或者重建其通道,恢复其功能,是保证良好愈合的基本条件,也是重要的手术基本操作技术之一。而腹腔镜手术下的缝合打结操作起来尤其困难,游离的尾线有时往往增加操作难度,目前一般采用手持器械牵拉尾线,这样不仅会占用操作手或者增加助手工作量更会增加操作难度,影响手术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腹腔镜线结牵引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用器械牵了线尾占用操作手或增加助手工作量及操作难度,医生手术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腹腔镜线结牵引器,包括外鞘管、夹线器和固定杆,所述夹线器包括柄部、连接部和夹取部,所述连接部上端连接所述柄部,其下端连接所述夹取部,所述夹取部包括两个夹板,所述外鞘管相对应的侧壁上都设有相通的侧孔,所述的夹线器柄部设有与外鞘管壁上侧孔相应的侧孔,所述的夹线器的柄部和连接部能够在外鞘管中上下移动,所述的夹取部能够卡紧在外鞘管下端部内,所述固定杆插在所述外鞘管侧壁设有的侧孔和所述夹线器柄部设有的侧孔重合的重合侧孔中。
进一步地,所述夹取部的夹板包括凸起部和夹端部。
作为优选,所述凸起部为夹取部相对应的两个夹板向外凸起的圆弧。
作为优选,所述夹端部为夹取部相对应的两个夹板平直段。
作为优选,所述夹端部内侧带有摩擦纹。
进一步地,所述外鞘管下端部为喇叭状内腔。
进一步地,所述的侧孔为4个以上。
进一步地,所述夹取部为弹性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腹腔镜线结牵引器,牵引器插进腹腔后,通过外鞘管下端部对夹取部的挤压使夹取部夹紧线尾,此时外鞘管壁上的侧孔与夹线器上的侧孔刚好重合,调整好位置,用固定杆插进贴在皮肤的重合侧孔,此时,牵引器通过固定杆固定在人体皮肤表面上,实现了皮肤外无人牵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减少操作手的占用,减少助手的工作量,降低了医务人员操作难度,提高了医生手术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仅用于示出具体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整个附图中,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图2是图1中A-A剖面图
图3是图1中B-B剖面图
图4是夹线器结构图
图中: 1-外鞘管;101-侧孔;2-夹线器;201-柄部;202-侧孔;203-连接部;204-夹取部;204a-凸起部;204b-夹端部;3-固定杆;4-重合侧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程香玲;鲁可权;王增慧,未经程香玲;鲁可权;王增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431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