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扣背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45865.7 | 申请日: | 2018-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564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发明(设计)人: | 赵一;黄崑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一;黄崑 |
主分类号: | A61H23/06 | 分类号: | A61H2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梁永昌 |
地址: | 110001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前部 本实用新型 逐渐减小 背器 固定手指 人体手掌 下部边缘 整体形成 固定带 龟壳状 弧形面 可充气 上表面 手指套 垫层 内腔 伸入 罩状 体内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扣背器,包括罩状叩体,所述叩体内设有内腔,所述叩体顶部沿其延伸方向设有可供手指伸入的固定手指套,所述叩体包括前部叩体和后部叩体,所述叩体高度从前部叩体和后部叩体的连接处向四周逐渐减小使得叩体上表面形成与人体手掌扣起时相适应的弧形面,所述叩体的宽度从前部叩体和后部叩体的连接处至两端逐渐减小,所述前部叩体的长度小于后部叩体的长度,所述叩体下部边缘处设有可充气垫层,本实用新型通过手指套与固定带的设计,使得使用者在使用时更容易固定叩体,通过将叩体设计成前部和后部长度、宽度不同的形状,使得叩体整体形成龟壳状,与现有的圆形叩体相比,增大了接触面积,提高了扣背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扣背器。
背景技术
长期卧床的患者,由于肺部引流不畅,容易并发肺部感染,需要经常翻身叩背,以利于痰液的排出,但由于徒手扣背容易产生疲惫,手部与背部的接触面积小,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因此设计一种使用方便、效果较佳的叩背器是相关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扣背器,包括罩状叩体,所述叩体内设有内腔,所述叩体顶部沿其延伸方向设有可供手指伸入的固定手指套;
所述叩体包括前部叩体和后部叩体,所述叩体高度从前部叩体和后部叩体的连接处向四周逐渐减小使得叩体上表面形成与人体手掌扣起时相适应的弧形面,所述叩体的宽度从前部叩体和后部叩体的连接处至两端逐渐减小,所述前部叩体的长度小于后部叩体的长度;
所述叩体下部边缘处设有可充气垫层。
作为改进,所述手指套设于前部叩体顶面上,所述手指套的开口设于手指套靠近后部叩体的一端。
作为改进,所述叩体下边缘为向下凸出的弧形边缘。
作为改进,所述叩体为硬质材料制成。
作为改进,所述可充气垫层由软质材料制成。
作为改进,所述后部叩体顶面还设有固定手掌的固定带。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手指套与固定带的设计,使得使用者在使用时更容易固定叩体,通过将叩体设计成前部和后部长度、宽度不同的形状,使得叩体整体形成龟壳状,与现有的圆形叩体相比,增大了接触面积,提高了扣背的效果,另外叩体顶部的弧形设计符合人体手部弯曲叩的形状,符合人体工学,握持更舒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扣背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扣背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1、叩体,1.1、前部叩体,1.2、后部叩体,2、手指套,3、可充气垫层,4、固定带。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一种扣背器,包括罩状叩体1,所述叩体1内设有内腔,所述叩体1顶部沿其延伸方向设有可供手指伸入的固定手指套2;
所述叩体1包括前部叩体1.1和后部叩体1.2,所述叩体1高度从前部叩体1.1和后部叩体1.2的连接处向四周逐渐减小使得叩体1上表面形成与人体手掌扣起时相适应的弧形面,所述叩体1的宽度从前部叩体1.1和后部叩体1.2的连接处至两端逐渐减小,所述前部叩体1.1的长度小于后部叩体1.2的长度;
所述叩体1下部边缘处设有可充气垫层3。
作为本实施例较佳实施方案的是,所述手指套2设于前部叩体1.1顶面上,所述手指套2的开口2.1 设于手指套2靠近后部叩体1.2的一端。
作为本实施例较佳实施方案的是,所述叩体1下边缘为向下凸出的弧形边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一;黄崑,未经赵一;黄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4586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