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池组的电池隔板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45936.3 | 申请日: | 2018-05-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229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发明(设计)人: | 邵国良;李相哲;徐祖宏;潘利星;洪鑫;袁琳娜;金青龙;徐磊;李芳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泓创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M2/34;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47;H01M10/6556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陆永强 |
地址: | 310026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板体 电池组 电池隔板 插槽 本实用新型 凹凸结构 电池散热效果 凹陷部位 电池单体 结构稳定 框型结构 中空区域 板体边 散热孔 引出槽 电极 下端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组的电池隔板。它解决了现有的技术问题。本电池组的电池隔板,包括板体,所述的板体为呈具有中空区域的框型结构,所述的板体下端一面设有插槽,所述的板体远离插槽的一面设有凹凸结构,所述的凹凸结构的凹陷部位形成散热孔,所述的插槽内设有与板体边侧相连通的电极引出槽。本实用新型具有电池散热效果好,电池单体结构稳定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组的电池隔板。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有限的石油资源和环境污染问题变得日益突出,使得电动汽车越来越引起社会的重视,电动汽车成了未来汽车发展的方向。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之一是能量储备及供给系统,解决好蓄电池的使用技术成了电动车产业化发展的技术关键。现有电动车用电池组通常是由单体电池通过导线串联形成的,电池单体间仅用导线或导电片连接裸装在电池箱内,电池单体之间的布置十分密集,不仅不利于电池散热,而且电池单体的放置不够稳定,抗震性能差。
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电池组的连接方法[申请号: 201710009095.7],包括如下步骤:(1)将若干单体电池间隔设置,所有单体电池均同向设置;(2)设置一安装盒,安装盒上开设有若干间隔设置的安装孔,若干单体电池分别设于若干安装孔内,若干单体电池位于同一侧的正极和负极凸出于若干安装孔;(3)设置一FPC,FPC铺设在若干单体电池的正极上方,FPC上设置有连接电路,连接电路分别与各单体电池的正极和负极上表面电连接。
上述的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了现有技术的部分问题,但是,该方案还至少存在以下缺陷:电池难以散热,放置不够稳定,抗震性能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电池散热效果好,电池单体结构稳定,抗震性能好的电池组的电池隔板。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电池组的电池隔板,包括板体,所述的板体为呈具有中空区域的框型结构,所述的板体下端一面设有插槽,所述的板体远离插槽的一面设有凹凸结构,所述的凹凸结构的凹陷部位形成散热孔,所述的插槽内设有与板体边侧相连通的电极引出槽。电池单体设置在板体下端一面的插槽内,有效提高多个电池单体组装成电池组后电池单体的结构稳定性,抗震性能好,且电池单体的正极或负极通过电极引出槽引出插槽使得电池单体的电极的朝向更加统一,便于管理且能够防止短路,而散热孔能够提高多个电池单体通过板体组装成电池组后的散热性能,有效延长使用寿命。
在上述的电池组的电池隔板中,所述的电极引出槽为两个且对称设置。电极引出槽为两个使得电池单体在只需在板体一侧就能同时实现正极和负极的引出。
在上述的电池组的电池隔板中,所述的散热孔的截面为矩形。
在上述的电池组的电池隔板中,所述的板体的四个角部分别各设有一个定位孔。通过定位孔实现多个板体的对接,使得电池组的结构更加可靠。
在上述的电池组的电池隔板中,所述的插槽内设有电池单体,且当两块板体在具有散热孔的一侧相互抵靠后在相抵靠两块板体之间形成散热通道。在多块板体一一抵靠后,通过散热通道实现电池组内部的散热,使用寿命更长。
在上述的电池组的电池隔板中,所述的板体由绝缘材料制成。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电池组的电池隔板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电池的结构稳定,抗震性能好且散热效果好,电池组的使用寿命更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个电池单体和多个板体组合后的示意图;
图中,板体1、插槽2、散热孔3、电极引出槽4、定位孔5、电池单体6、散热通道7。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泓创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泓创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459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防水装置
- 下一篇:动力电池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