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碳纤维复合隔音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46491.0 | 申请日: | 2018-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109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发明(设计)人: | 朱家强;王滨;惠述俭;王明;罗剑岚;沙惠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晋飞碳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7/12 | 分类号: | B32B7/12;B32B27/38;B32B27/28;B32B27/06;B32B13/12;B32B17/04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刘粉宝 |
地址: | 201306 上海市浦东新区南***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阻尼层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本实用新型 隔音结构 泡沫夹芯 种碳纤维 隔音 吸声层 阻尼片 泥浆 复合 碳纤维复合 防火阻燃 隔音效果 轨道车辆 结构力学 粘接成型 耐冲击 耐腐蚀 两层 热压 保证 测试 铺设 制作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碳纤维复合隔音结构,包括外侧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第一阻尼层、泡沫夹芯吸声层、第二阻尼层以及内侧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从外到内依次为外侧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第一阻尼层、泡沫夹芯吸声层、第二阻尼层以及内侧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相邻的两层之间铺设片胶,整体在热压罐中一次粘接成型;第一阻尼层为约束阻尼片或者阻尼泥浆;第二阻尼层为约束阻尼片或者阻尼泥浆。本实用新型在保证结构其他性能的情况下制作简单而且隔音效果显著。经测试,本实用新型的碳纤维复合隔音结构隔音量可达30dB。本实用新型在保证结构力学性能以及其他特殊性能如防火阻燃、耐冲击以及耐腐蚀等要求的基础上,使得轨道车辆的隔音量得到有效提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隔音结构,具体涉及一种保证结构其他性能的情况下制作简单而且隔音效果显著的适用于轨道车辆的碳纤维复合隔音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城市规模不断扩大,轨道交通行业得到飞速发展,轨道车辆的运营速度不断提高,对车辆的技术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车辆轻量化已成为必然趋势的情况下,如何实现车辆轻量化与隔音降噪之间的平衡成为车辆设计及制造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证结构其他性能的情况下制作简单而且隔音效果显著的适用于轨道车辆的碳纤维复合隔音结构。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碳纤维复合隔音结构,所述碳纤维复合隔音结构包括:外侧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第一阻尼层、泡沫夹芯吸声层、第二阻尼层以及内侧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从外到内依次为外侧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第一阻尼层、泡沫夹芯吸声层、第二阻尼层以及内侧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相邻的两层之间铺设片胶,整体在热压罐中一次粘接成型;第一阻尼层为约束阻尼片或者阻尼泥浆;第二阻尼层为约束阻尼片或者阻尼泥浆。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子中,所述外侧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和内侧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的增强纤维为碳纤维、玻璃纤维、芳纶纤维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其基体树脂为阻燃性环氧树脂。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子中,所述泡沫夹芯吸声层为密度75kg/m3的闭孔PMI阻燃泡沫。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子中,所述外侧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的厚度范围为2~3mm。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子中,所述内侧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的厚度范围为2~3mm。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子中,当第一阻尼层和第二阻尼层为约束阻尼片时,所述约束阻尼片厚度为2.0-2.5mm。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子中,当第一阻尼层和第二阻尼层为阻尼泥浆时,所述阻尼泥浆厚度为3.0-3.7mm。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子中,所述泡沫夹芯吸声层的厚度范围为58~78mm。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碳纤维复合隔音结构在保证结构其他性能的情况下制作简单而且隔音效果显著。经测试,本实用新型的碳纤维复合隔音结构隔音量可达30dB。本实用新型在保证结构力学性能以及其他特殊性能如防火阻燃、耐冲击以及耐腐蚀等要求的基础上,使得轨道车辆的隔音量得到有效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晋飞碳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晋飞碳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464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抗冲击壳体材料及数码产品壳体
- 下一篇:一种增加灰板纸层间结合力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