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调控雨水径流峰值的浅层分散雨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46796.1 | 申请日: | 2018-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521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7 |
发明(设计)人: | 时珍宝;张建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碧波水务设计研发中心 |
主分类号: | E03F3/02 | 分类号: | E03F3/02;E03F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叶盛 |
地址: | 200233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雨水导流 分流堰 拍门 调蓄池 储蓄池 雨水 市政管道 雨水径流 雨水系统 自动调控 水位 水压 浅层 本实用新型 管道连接 管道收集 自动打开 池水位 隔开 径流 溢出 地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调控雨水径流峰值的浅层分散雨水系统,包括设置在地下的雨水导流池、雨峰调蓄池以及街坊管道;雨水导流池通过街坊管道连接市政管道,雨水导流池还通过街坊管道收集雨水;雨水导流池和雨峰调蓄池之间由分流堰隔开,当雨水导流池水位高于分流堰时,雨水流入雨峰调蓄池,在分流堰底部还设置有拍门,当拍门位于雨峰调蓄池一侧的水压大于雨水导流池一侧的水压时,拍门开启:径流雨量到达峰值时,雨水导流池内的水位高于分流堰,雨水溢出分流堰并流入雨峰储蓄池,达到蓄峰缓排的目的;当雨峰储蓄池中的水位与雨水导流池中的水位相平后,拍门自动打开,雨峰储蓄池中的雨水通过拍门进入雨水导流池并最终进入市政管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市政排水技术领域,具体设计自动调控雨水径流峰值的排水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城市化开发过度,城市不透水地面的比例增加,下垫面透水性能降低,径流系数增加,由此导致的城市水面率降低,内河调蓄功能锐减,使管网排水压力增大,防洪排涝形式严峻。灾害性降雨多位暴雨和短历时强降雨,每逢暴雨,河道水位快速升高,管网排水能力受限,因此,径流峰值流量亟待控制。
海绵城市建设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实现修复城市水生态、改善城市水环境、提高城市水安全等多重目标的有效手段。海绵城市其本质,是根据城市生态需求,以城市雨水综合管理理念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促进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改善城市的水循环过程。低影响开发指在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通过生态化措施,尽可能维持城市开发建设前后水文特征不变,有效缓解不透水面积增加造成的径流总量、径流峰值与径流污染的增加等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修建调蓄池旨在将超过设计重现期的雨水暂存在内,通过削减降雨的峰值起到提升排水标准的效果。雨水调蓄池在汛期中起到“雨峰调蓄,错峰排流”的关键作用。对于内涝灾害较为严重的建成区,排水标准有待提高,但其地下管线错综复杂,考虑到雨水调蓄设施的建设成本、施工难度、运行维护等各方面的因素,寻找一种低耗、易施工维护的浅层分散式径流峰值雨量储蓄设施已经非常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动调控雨水径流峰值的浅层分散雨水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动调控雨水径流峰值的浅层分散雨水系统,包括设置在地下的雨水导流池、雨峰调蓄池以及街坊管道;雨水导流池通过街坊管道连接市政管道,雨水导流池还通过街坊管道收集雨水;雨水导流池和雨峰调蓄池之间由分流堰隔开,当雨水导流池水位高于分流堰时,雨水流入雨峰调蓄池,在分流堰底部还设置有拍门,当拍门位于雨峰调蓄池一侧的水压大于雨水导流池一侧的水压时,拍门开启。
进一步的,所述雨峰调蓄池的底部设置有倾斜的斜坡,在斜坡的底部处设置有沉泥槽用于收集污泥。
进一步的,斜坡的倾斜角度为1~3°。
进一步的,所述的雨水导流池和雨峰储蓄池均设置人孔用于清淤检修。
进一步的,还包括落底窨井,街坊管道连接落底窨井进行沉泥后再连接雨水导流池。
进一步的,所述落底窨井的埋深比街坊管道的埋深深50cm以上。
从上述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径流雨量到达峰值时,雨水导流池内的水位高于分流堰,雨水溢出分流堰并流入雨峰储蓄池,达到蓄峰缓排的目的;当雨峰储蓄池中的水位高于雨水导流池中的水位时,拍门自动打开,雨峰储蓄池中的雨水通过拍门进入雨水导流池并最终进入市政管道;雨峰储蓄池底设置一定的坡度可以起到沉泥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平面图;
图2为本发明的侧剖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碧波水务设计研发中心,未经上海碧波水务设计研发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4679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给排水工程建筑防渗结构
- 下一篇:一种集成排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