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液分离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47528.1 | 申请日: | 2018-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540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田磊;吴广博;陈呈杰;高振;陈险峰;蔡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三安气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43/04 | 分类号: | F25B4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液分离器 自动溢流 进口阀 本实用新型 气液混合物 集液器 节流阀 进口管 溢流管 壳体 降低压力 壳体底端 连杆浮球 气动溢流 设备运行 依次连接 传统的 阀打开 阀关闭 封水 减小 内筒 断开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液分离器,至少包括壳体、内筒、集液器,壳体和集液器之间依次连接有进口管、气动进口阀、节流阀,壳体底端连接溢流管,溢流管设置自动溢流阀,气液混合物进入进口管后,所述气动进口阀打开,自动溢流阀关闭;断开气液混合物后,所述气动进口阀关闭,自动溢流阀打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使用节流阀降低压力,减小了气液分离器的振动;采用气动溢流阀代替传统的连杆浮球封水,不易损坏,设备运行更为稳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液分离器。
背景技术
氢气制备过程中,氢气初级纯化装置产生的冷凝水和氢气在集水器中混合,形成气液混合物。而为了获得氢气,需将气液混合物采用气液分离器采用重力作用进行分离。
参看附图1,现有技术中集水器10中的气液混合物通过进口管路20上的气动进口阀30进入气水分离器的壳体40内。在重力作用下,氢气和冷凝水进行分离,氢气从内筒50上方放空管60放空。内筒50的锥形底部70开孔和壳体40连通,冷凝水积聚,液位高于连杆浮球80时,连杆浮球80向上运动,使连杆浮球80底部的锥形堵头和锥形底座70脱开,冷凝水通过溢流管90排出。冷凝水排出后液位下降至低于连杆浮球80时,连杆浮球80向下运动,使连杆浮球80底部的锥形堵头和锥形底座70闭合,冷凝水不再排出。
而气液混合物进入壳体40时,高压氢气冲击力巨大,极易使连杆浮球80损坏,导致连杆浮球80无法下落,无法封水,或者连杆浮球80无法脱开。
发明内容
为改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气液分离器,用于分离气液混合物,至少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一侧连接有补充液体的补液管和通入气液混合物的进口管,进口管和壳体之间设置有控制气液混合是否进入壳体的气动进口阀;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内筒,所述内筒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排气的放空管和底座,所述底座连接有排液的溢流管,所述气液分离器还与一储存气液混合物的集液器连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动进口阀和壳体之间还设置有降低气液混合物压力的节流阀;所述溢流管上还连接有控制排液开启和关闭的自动溢流阀;
气液混合物进入进口管后,所述气动进口阀打开,自动溢流阀关闭;断开气液混合物后,所述气动进口阀关闭,自动溢流阀打开。
优选的,所述气动进口阀和自动溢流阀与同一仪表气管路连接。
优选的,所述内筒的体积大于集液器的体积。
优选的,所述集液器的安装位置高于气液分离器。
优选的,所述节流阀包括手动节流阀和自动节流阀。
优选的,所述自动溢流阀包括气动溢流阀和电磁溢流阀。
优选的,所述气液混合物为高压氢气和液体的混合物。
优选的,所述底座为便于排液的锥形底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使用气动溢流阀代替连杆浮球封水,不易损坏,设备运行更为稳定;
2、现有技术气动进口阀打开后因压力较高造成气水分离器振动较大,本实用新型使用节流阀降低压力,减小了气水分离器的振动。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之气液分离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之气液分离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列段落中参照附图以举例方式更具体地描述本实用新型。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三安气体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三安气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475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