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养殖池的粪便自动收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47856.1 | 申请日: | 2018-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598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发明(设计)人: | 杨军;全秋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红龙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7/02 | 分类号: | A01K67/02;A01K6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48 | 代理人: | 黄玉珏 |
地址: | 535017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粪便 沉淀池 排出孔 养殖池 粪便自动收集装置 本实用新型 覆盖板 孔塞 沉淀 动物活动 外界相通 不规则 上端 凹设 盖设 堵塞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养殖池的粪便自动收集装置,其包括:粪便沉淀池,其凹设于养殖池的池底;覆盖板,其盖设于所述粪便沉淀池的上端;该覆盖板上设置有若干个粪便沉淀孔;粪便排出孔,其设置于所述粪便沉淀池的底部,该粪便排出孔通过管道与外界相通;以及孔塞,其用于堵塞住所述粪便排出孔。本实用新型能够在动物活动时产生的不规则水流的作用下,使粪便随着水流并依靠自身的重力从粪便沉淀孔导入到粪便沉淀池中进行收集,从而防止粪便随意漂散;而在打开孔塞后,粪便沉淀池内收集的粪便能够在水流的作用下直接向外集中排出,以便于对粪便进行清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养殖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养殖池的粪便自动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水产业是我国最早进行市场化改革的领域,随着水产业的不断发展,水产品在我国食品消费中始终占有重要位置,其消费份额占比大。在水产业中,往往需要使用养殖池来对水产动物进行人工养殖。
目前,在通过养殖池对龟、鳖等水产动物进行养殖的过程中,由于这些水产动物产生的粪便较多,粪便容易随着水产动物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水流随意地漂散在池水内,造成池水的污染。为保证养殖池内的养殖环境,需要较频繁地对养殖池进行粪便清理,这不仅导致养殖过程比较麻烦并增加养殖成本,还容易影响到水产动物的正常生活。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养殖池的粪便自动收集装置,从而克服现有的养殖池中的水产动物粪便随意漂散且对粪便进行清理比较麻烦的缺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养殖池的粪便自动收集装置,其中,包括:粪便沉淀池,其凹设于养殖池的池底;覆盖板,其盖设于所述粪便沉淀池的上端;该覆盖板上设置有若干个粪便沉淀孔;粪便排出孔,其设置于所述粪便沉淀池的底部,该粪便排出孔通过管道与外界相通;以及孔塞,其用于堵塞住所述粪便排出孔。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粪便沉淀池为上大下小的梯形池。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覆盖板为凸弧面朝向上方的弧形板。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孔塞为圆柱塞,所述孔塞的下端堵塞住所述粪便排出孔,且所述孔塞的上端穿过所述覆盖板后向上延伸。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能够在动物活动时产生的不规则水流的作用下,使水产动物产生的粪便随着水流并依靠自身的重力从粪便沉淀孔导入到粪便沉淀池中进行收集,从而防止粪便随意漂散,减少对养殖池进行清理的次数;而在打开孔塞后,粪便排出孔会通过管道向外界排水,粪便沉淀池内收集的粪便能够在水流的作用下,直接从粪便排出孔向外集中排出,以便于对粪便进行清理,降低对水产动物生活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养殖池的粪便自动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1-养殖池,2-粪便沉淀池,3-覆盖板,4-粪便排出孔,5-孔塞。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红龙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西红龙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478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