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模内喷涂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51326.4 | 申请日: | 2018-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321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4 |
发明(设计)人: | 卢志明;胡永鹏;陈心礼;柯晓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精密模具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14 | 分类号: | B29C4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韩建伟;谢湘宁 |
地址: | 519070 广东省珠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喷涂 吸气槽 本实用新型 压膜框 压膜 一次性完成 自动化生产 产品成型 二次处理 结构实现 结构稳定 拐角处 拉伸面 吸气孔 转印 连通 平整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模内喷涂结构,包括:压膜框,所述压膜框的压膜面为平整,所述压膜面的至少拐角处做成拉伸面;模板,所述模板的一侧设置有型腔,所述型腔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一圈吸气槽,所述吸气槽内设置有与所述吸气槽连通的吸气孔。本实用新型的模内喷涂结构,能够适用于大型模内喷涂结构,通过模内喷涂结构实现产品成型与转印的同时,无需二次处理,结构稳定并可实现自动化生产,可以一次性完成产品对外观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装置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模内喷涂结构。
背景技术
现今模内喷涂成型的产品,都是一些例如:移动电话外壳、或笔记本\计算机外壳等小型平板类产品。这样的产品模内喷涂好成型,但对于大型产品(例如模内喷涂结构在780T以上)的模内喷涂结构,并不成熟,因为它零件大,压膜框密封和抽气效果、进胶系统等难以掌握,因此很少涉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内喷涂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模内喷涂结构无法实现对大型零件进行膜内喷涂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模内喷涂结构,包括:压膜框,所述压膜框的压膜面必须能平整,包括拐角处做成拉伸面;模板,所述模板的一侧设置有型腔,所述型腔的第一侧设置有至少一圈吸气槽,所述吸气槽内设置有与所述吸气槽连通的吸气孔。
进一步地,所述吸气孔沿所述型腔的厚度方向延伸,多个所述吸气孔沿所述吸气槽的周向均匀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吸气孔包括孔径较大的连接段和孔径较小的抽吸段,所述连接段与所述吸气槽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压膜框具有掏空部。
进一步地,所述模内喷涂结构还包括至少6根推杆,所述至少六根推杆沿所述压膜框的周向均匀间隔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压膜框包括多段框体段,所述多段框体段之间采用连接块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块从所述压膜框的正面和侧面将所述压膜框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吸气槽为多个,多个所述吸气槽形成网格状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吸气槽处设置有垫片。
进一步地,所述模内喷涂结构上设置有多个时序控制的热嘴,每一个进胶的所述热嘴处设置有冷却通道。
进一步地,第一个进胶的所述热嘴处设置有斜顶进胶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模内喷涂结构的正面和背面均设置有所述冷却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吸气槽的外周设置有密封圈。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由于本实用新型中的模内喷涂结构的压膜框上设置有拉伸面,且型腔上设置有吸气槽和与吸气槽连通的吸气孔,这样会更有利于箔膜贴覆于型腔上,通过吸气槽和吸气孔的作用,便于抽气嘴对模内喷涂结构进行抽真空,进而能够有效使得箔膜吸附在型腔上,在注塑时能够使得箔膜上的油墨喷涂于产品上。可见,本实用新型的模内喷涂结构能够适用于大型模内喷涂结构,通过模内喷涂结构实现产品成型与转印同时进行,无需二次处理,结构稳定并可实现自动化生产,可以一次性完成产品对外观的要求。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型腔的主视图;
图2示意性示出了图1中的A-A视图;
图3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模内喷涂结构上的模板与型腔接触的面的主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精密模具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精密模具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5132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金属卷带连续注塑检测包装一体结构
- 下一篇:一种注塑箱体及通信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