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抽出受污染地下水的高效动力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51556.0 | 申请日: | 2018-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469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8 |
发明(设计)人: | 颜庭成;胡光云;朱振锋;孟娟;瞿沪然;蔡其红;侯成雷;孙荣坤;程绩;王鸿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华东地质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B3/06 | 分类号: | E03B3/06;F16L9/147 |
代理公司: | 南京禾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20 | 代理人: | 仇波 |
地址: | 210007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管 潜水泵 受污染地下水 本实用新型 动力装置 泵体腔 出水管 内丝 闸阀 地下水 接管 地下水污染 抽出 聚四氟乙烯层 地下水抽取 腐蚀性物质 操作便利 工作效率 壳体侧壁 壳体内部 取样分析 实用结构 使用寿命 抽水管 进水管 控制箱 有机物 底端 富含 壳体 污染 拆除 地下 检测 损害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抽出受污染地下水的高效动力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侧壁设有控制箱,所述壳体内部设有泵体腔,所述泵体腔内设有潜水泵,所述潜水泵顶端设有出水管以及底端设有进水管,所述出水管上设有第一闸阀。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管内的聚四氟乙烯层,有效的防止了富含各类有机物和腐蚀性物质对连接管的损害,利用第一内丝接管和第二闸阀,将受污染的地下水存留于连接管内进行取样分析,便于对地下水污染情况进行详细检测,避免了潜水泵长期在污染的地下水的环境内工作,延长了使用寿命,可将连接管进行拆除,使地下的抽水管直接与第一内丝接管进行固定安装,进行地下水抽取,本实用结构简单,操作便利,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下水抽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抽出受污染地下水的高效动力装置。
背景技术
地下水污染是由于人为因素造成地下水质恶化的现象。地下水污染的原因主要有:工业废水向地下直接排放,受污染的地表水侵入到地下含水层中,人畜粪便或因过量使用农药而受污染的水渗入地下等。污染的结果是使地下水中的有害成分如酚、铬、汞、砷、放射性物质、细菌、有机物等的含量增高。污染的地下水对人体健康和工农业生产都有危害。
对污染的地下水进行抽取时由于水中含有的污染物质容易对抽取装置的管道和泵体造成侵蚀和损坏,影响其使用寿命和工作效率。
因此,发明一种抽出受污染地下水的高效动力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抽出受污染地下水的高效动力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抽出受污染地下水的高效动力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侧壁设有控制箱,所述壳体内部设有泵体腔,所述泵体腔内设有潜水泵,所述潜水泵顶端设有出水管以及底端设有进水管,所述出水管上设有第一闸阀,所述进水管上设有第二闸阀,所述进水管底端设有第一内丝接管,所述内丝接管底端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包括不锈钢外胆层,所述不锈钢外胆层内侧设有聚四氟乙烯层,所述连接管上设有第三闸阀,所述连接管底端设有第二内丝接管。
优选的,所述壳体底部设有支撑垫脚,所述出水管贯穿壳体和泵体腔延伸至壳体一侧。
优选的,所述第一闸阀和第二闸阀均贯穿泵体腔和壳体且延伸至壳体外部,所述控制箱嵌设于壳体侧壁。
优选的,所述连接管设置为蛇形,所述不锈钢外胆层内壁与聚四氟乙烯层外壁相贴合。
优选的,所述进水管底端贯穿泵体腔和壳体延伸至壳体底部,所述进水管底端外壁设有螺纹,所述进水管通过螺纹与第一内丝接管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管顶端外壁和连接管底端外壁均设有螺纹,所述连接管通过螺纹、第一内丝接管和进水管拆卸连接,所述连接管底端通过螺纹与第二内丝接管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管内的聚四氟乙烯层有效的防止了富含各类有机物和腐蚀性物质对连接管的损害,利用第一内丝接管和第二闸阀,将受污染的地下水存留于连接管内进行取样分析,便于对地下水污染情况进行详细检测,避免了潜水泵长期在污染的地下水的环境内工作,延长了使用寿命,可将连接管进行拆除,使地下的抽水管直接与第一内丝接管进行固定安装,进行地下水抽取,本实用结构简单,操作便利,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部分细节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控制箱、3泵体腔、4潜水泵、5出水管、6进水管、7第一闸阀、8第二闸阀、9第一内丝接管、10连接管、11不锈钢外胆层、12聚四氟乙烯层、13第三闸阀、14第二内丝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华东地质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华东地质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515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