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连体式护套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54946.3 | 申请日: | 2018-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621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杨从稷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人禾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34 | 分类号: | H01M2/34;H01R4/22 |
代理公司: | 温州知远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62 | 代理人: | 汤时达 |
地址: | 325604 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柳***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本实用新型 连体式 护套 铜排 无缝隙 防护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连体式护套,其中,包括头部Ⅰ、头部Ⅱ以及连接部,头部Ⅰ与头部Ⅱ通过铜排连接,铜排位于连接部内,头部Ⅰ与头部Ⅱ套设在对应的端子上;本实用新型具有方便安装、整体强度高、不易脱落、防护无缝隙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体式护套。
背景技术
在蓄电池行业内,通常为汽车电池内,蓄电池上设有端子,端子与端子之间通过铜排连接,为了避免发生漏电或爬电等引发的故障,一般采用护套套设在端子上,进行防护,而铜排与端子的连接处通过护套保护了,其中间位置,还是裸露的,为了使得铜排也能更好的防护,使用者在安装时,在铜排上套设绝缘套,然后通过护套与绝缘套配合,形成防护,此处绝缘套通常使用热收缩管。
然而采用此种方法,一、安装麻烦,首先需要在铜排上套设热收缩管,然后通过加热使得热收缩管收缩,再将铜排伸入至护套中,铜排继续与端子进行连接固定,操作即为繁琐;二、连接不够紧密,采用热收缩管与铜排配合防护,热收缩管与护套之间会产生一定的间隙,极易发生漏电或者爬电,引发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连体式护套。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连体式护套,其中,包括头部Ⅰ、头部Ⅱ以及连接部,头部Ⅰ与头部Ⅱ通过连接部连接,铜排位于连接部内,头部Ⅰ与头部Ⅱ套设在对应的端子上。
采用连体式护套,相对比现有技术的安装方式以及结构,采用连体式,保证在连接过程中不会产生间隙,通过两个头部分别套设在对应的端子上,使得端子得到防护,连接部将两个头部连接,再将铜排防护在连接部内,保证整个都能得到防护。其具体的装配过程为,先将铜排穿入至连接部内,铜排的两个固定头从连接部中穿出,再将固定头与端子通过螺栓固定,最后将两个头部套设在端子上,使得护套将端子以及铜排整体包裹。
其中,头部Ⅰ与头部Ⅱ上均为矩形,头部Ⅰ上设有凸起Ⅰ,头部Ⅱ设有凸起Ⅱ,凸起Ⅰ与凸起Ⅱ形状大小一致。
头部采用矩形设置,与端子更好的套设,矩形的四个端点刚好与端子相卡,实现套设紧固,防止脱离;凸起的作用是为了防止端子整体的高度过高,导致护套无法正常防护,凸起加大了防护的高度。
其中,凸起Ⅰ与凸起Ⅱ均为球缺。
采用球缺的设置,使得整体的容纳空间提高,保证在使用过程中,满足不同高度的端子。
其中,凸起Ⅰ与头部Ⅰ通过曲面Ⅰ连接,凸起Ⅱ与头部Ⅱ通过曲面Ⅱ连接。
凸起与头部通过曲面连接,加强两者之间的拉伸力,防止在使用过程中用力拉拽凸起,使得凸起与头部之间发生断裂,影响使用。此处曲面满足双曲线X^2/5-Y^2/16=1的曲率。
其中,连接部底端设有开口,开口一端延伸至头部Ⅰ,另一端延伸至头部Ⅱ,连接部底端两侧设有夹持部,夹持部用于套设在铜排底部固定。
开口与夹持部的设置,使得整个护套在安装过程中,铜排可以先与端子固定,再将护套的两个头部套设在两个端子上,中间的连接部,通过夹持部穿入至铜排底部,通过夹持部将铜排固定,此时连接部与铜排上表面贴合,形成固定。此种方式,相对比上述结构,安装更为简单,使用方便。
其中,夹持部的宽度为连接部整体的八分之一至四分之一。
夹持部宽度的限定,保证其整体的防护性,如夹持部的宽度很小,会导致护套的脱落无法固定,如夹持部的宽度较大,安装更为不方便,而采用此种宽度设置,安装牢固,使用方便。
其中,夹持部的厚度至少为整体厚度的两倍。
厚度的限定,进一步加强夹持部的夹持力,保证在使用过程中不易脱落。
其中,夹持部的内侧面为导向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人禾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人禾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5494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