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灌注桩防浮笼装置及安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56714.1 | 申请日: | 2018-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801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5 |
发明(设计)人: | 倪光乐;段晨辉;卢再芳;姚伟兴;林春香;沈雪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泰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34 | 分类号: | E02D5/34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谭英强 |
地址: | 51028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管 钢筋笼 安装结构 灌注桩 笼装置 竖直孔 护筒 主筋 定位塞 上端 建筑施工领域 本实用新型 浇筑混凝土 支撑管内壁 连接稳定 施工效率 一次使用 可拆卸 可重复 拔出 抵住 顶力 井内 上浮 下端 浇筑 周转 节约 移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灌注桩防浮笼装置及安装结构,灌注桩防浮笼装置包括固定安装的护筒和若干支撑管,各支撑管可拆卸地与护筒连接,各支撑管的内部设有卡在支撑管内壁且无法移动的定位塞;安装结构包括打在地面下的竖直孔井和安装在竖直孔井内的钢筋笼,护筒安装在竖直孔井的上端,各支撑管的内径大于钢筋笼的主筋外径,各支撑管的下端分别套设在钢筋笼的主筋上,并且各定位塞抵住钢筋笼的主筋上端。各个支撑管对钢筋笼有一个顶力防止钢筋笼在浇筑混凝土时上浮,这个方案施工效率高,连接稳定;待浇筑完成后可将支撑管拔出周转下一次使用,可重复利用,节约成本。此实用新型用于建筑施工领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灌注桩防浮笼装置及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工程体量越来越大,每个项目都要认真做好“节水、节地、节材、节能、保护环形”等施工措施。
高速公路桥梁工程或大型建筑工程施工一般都是采用灌注桩施工。对于在地面施工且桩顶标高距离地面较深的灌注桩施工中,混凝土灌注过程极其容易托起钢筋笼,造成浮笼并影响施工质量。防止钢筋笼上浮的传统方法是在钢筋笼底部焊接十字架,通过灌注导管压住浮笼避免其上浮,这种做法施工难度大且效果差;对于已浮起的钢筋笼,又是直接采用挖机将钢筋笼往下压,这些方法都不够科学且影响施工效率和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重复利用、施工效率高、连接稳定的灌注桩防浮笼装置及安装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灌注桩防浮笼装置,包括固定安装的护筒和若干均匀绕护筒中心轴线分布的支撑管,各支撑管的中心轴线与护筒的中心轴线平行,各支撑管可拆卸地与护筒连接,各支撑管的内部设有卡在支撑管内壁且无法移动的定位塞,使各支撑管的下端位置形成无法贯通的槽口。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各支撑管的上端设有转接板,各转接板与护筒之间螺栓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各支撑管包括上连接管和下连接管,转接板位于上连接管,定位塞位于下连接管的内部,上连接管的下端与下连接管的上端之间设有螺纹杆,下连接管与螺纹杆之间为螺纹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上连接管与螺纹杆之间为螺纹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转接板与上连接管之间为螺栓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护筒和各支撑管均为钢材质。
一种安装结构,应用上述灌注桩防浮笼装置,包括打在地面下的竖直孔井和安装在竖直孔井内的钢筋笼,护筒安装在竖直孔井的上端,各支撑管的内径大于钢筋笼的主筋外径,各支撑管的下端分别套设在钢筋笼的主筋上,并且各定位塞抵住钢筋笼的主筋上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于定位塞的存在,支撑管的下端位置形成无法贯通的槽口,即钢筋笼的主筋无法穿过;在使用中安装固定好护筒后便可直接把支撑管套在钢筋笼的主筋上,然后支撑管的另一端连接到护筒实现固定,此时各个支撑管对钢筋笼有一个顶力防止钢筋笼在浇筑混凝土时上浮,这个方案施工效率高,连接稳定;由于护筒和各支撑管之间采用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待浇筑完成后可将支撑管拔出周转下一次使用,可重复利用,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整个安装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灌注桩防浮笼装置的示意图;
图3是支撑管造型的侧视图;
图4是支撑管造型的主视图;
图5是护筒的外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泰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泰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567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