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抗包膜挛缩垫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56795.5 | 申请日: | 2018-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517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4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万和整形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12 | 分类号: | A61F2/1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段建军 |
地址: | 51052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包膜 挛缩 裙边 医用高分子材料 本实用新型 多孔网格 外周轮廓 一体制成 波浪形 锯齿形 可植入 外边缘 外轮廓 重量轻 优选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抗包膜挛缩垫,由可植入人体的医用高分子材料一体制成,包括外轮廓为圆形或椭圆形的本体以及沿本体外边缘设置的裙边,本体具有多孔网格结构,裙边的厚度小于所述本体的厚度,裙边的外周轮廓优选形成为波浪形或锯齿形。本实用新型的抗包膜挛缩垫具有结构简单、重量轻、抗包膜挛缩性能佳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抗包膜挛缩垫;更具体地讲,是涉及一种与内置乳房假体组合使用的抗包膜挛缩垫。
背景技术
对于小乳症、轻度乳房下垂以及乳房缺损患者而言,可以在其乳房部位植入例如硅凝胶乳房假体等的乳房假体,用于支撑周围组织以保持身体外观。
包膜挛缩是乳房假体植入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这种并发症会使得乳房假体变成球形、僵硬,导致乳房变硬、疼痛以及乳房不对称等症状,严重情形下还会导致乳房假体的囊体破裂,填充在囊体内的硅凝胶渗出,诱发乳腺癌。
为了解决或缓解乳房假体植入后的包膜挛缩问题,常见的方案是对乳房假体本身进行改进。例如中国专利文献CN102665609A公开了一种人造乳房假体,该人造乳房假体的表面上形成开孔或开口泡沫层或用开孔或开口泡沫层修饰,能够使诸如假体在植入人体后可能产生的体内排异反应等副作用、特别是包膜挛缩的发生率降低。
这样的问题在于,乳房假体的结构复杂化,制作难度大且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配合内置乳房假体使用,并利用其自身结构特点来有效降低包膜挛缩发生率/挛缩程度的抗包膜挛缩垫。
为了实现上述的主要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抗包膜挛缩垫,由可植入人体的医用高分子材料一体制成,该抗包膜挛缩垫包括外轮廓为圆形或椭圆形的本体以及沿本体外边缘设置的裙边,本体具有多孔网格结构,裙边的厚度小于本体的厚度。
本实用新型的抗包膜挛缩垫与乳房假体一同植入人体内并位于乳房假体的后侧,多孔网格结构的一体式抗包膜挛缩垫结构简单、重量轻,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可以诱导肌纤维包膜呈褶皱状生长而不容易朝乳房假体方向挛缩;裙边可以起到占位作用,同样阻止包膜在植入手术后向乳房假体方向生长或挛缩。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本体包括多个由内至外依次分布的间隔环,相邻间隔环之间通过在周向上阵列分布的肋条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裙边的外周轮廓形成为波浪形或锯齿形;优选地,裙边沿本体的整个外边缘设置。裙边的外周轮廓形成为波浪形或锯齿形,裙边沿本体的整个外边缘设置,都可以增大裙边的表面积,进一步提高抗包膜挛缩性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再一具体实施方式,本体的厚度为0.5毫米至2毫米。
优选地,裙边厚度为本体厚度的25%至75%。裙边的厚度配置为比本体薄,既能达到有效的占位作用而制造预留空间,又不带来其他不利后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具体实施方式,本体中的网孔面积占本体总面积的50-80%。
优选地,本体中的网孔面积占本体总面积的60-75%。
将网孔面积比例控制在上述范围内,既能够使得抗包膜挛缩垫具有优异的抗挛缩性能,又便于在手术过程中进行植入操作。
为了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抗包膜挛缩垫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万和整形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万和整形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5679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膝关节交叉韧带重建固定装置
- 下一篇:鼻假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