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圈梁模板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60035.1 | 申请日: | 2018-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025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白云福;尤卓;卫峰;惠昆;徐迎涛;孟卫辉;薛琳;陈曦;陈苗苗;王彦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3/04 | 分类号: | E04G1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 11399 | 代理人: | 朱健;陈国军 |
地址: | 7100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板体 通孔 第一板 螺杆 挡板 预设距离 螺母 圈梁 竖直 本实用新型 面对面设置 方向设置 螺母固定 通孔位置 竖直面 贯穿 卡装 穿过 侧面 | ||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圈梁模板,包括第一板体,第二板体、第一螺杆、螺母、挡板,第一板体、第二板体均竖直方向设置,且间隔预设距离并且面对面设置,第一板体上贯穿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二板体贯穿设置有对应于第一通孔位置的第二通孔,第一螺杆依次穿过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一螺杆位于第一板体的两端、第一螺杆位于第二板体的两端均安装有螺母固定,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一螺杆、螺母均在竖直面内间隔预设距离设置有多个,第一板体靠近第二板体的侧面上设置有竖直方向的第一凹槽,第二板体上设置有与第一凹槽相对应的第二凹槽,挡板的两端分别卡装在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内,第一凹槽、第二凹槽、挡板均间隔预设距离设置有另一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圈梁模板。
背景技术
圈梁是指在房屋的基础上部的连续的钢筋混凝土梁,圈梁是必设的承重构件,提高房屋空间刚度、增加建筑物的整体性、提高砖石砌体的抗剪、抗拉强度,防止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地震或其他较大振动荷载对房屋的破坏。现有的圈梁通过人工搭建钢筋架,再使用混凝土浇筑,
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工进行搭架,施工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施工效率低的问题。
为此,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圈梁模板,包括第一板体,第二板体、第一螺杆、螺母、挡板,所述第一板体、所述第二板体均竖直方向设置,且间隔预设距离并且面对面设置,所述第一板体上贯穿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板体贯穿设置有对应于所述第一通孔位置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螺杆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一螺杆位于所述第一板体的两端、所述第一螺杆位于所述第二板体的两端均安装有螺母固定,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一螺杆、所述螺母均在竖直面内间隔预设距离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板体靠近所述第二板体的侧面上设置有竖直方向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二板体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凹槽相对应的第二凹槽,所述挡板的两端分别卡装在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凹槽、所述挡板均间隔预设距离设置有另一组,各所述挡板均设置在各所述第一螺杆之间。
为了便于模板的搬运,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板体外侧面和所述第二板体外侧面分别设置有挂耳。
为了使得模板固定的更牢靠,防止浇筑混凝土时模板发生移动,优选的技术方案是,还包括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两个L型板、两个第二螺杆,一个所述L型板的水平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板体的外侧壁固定连接,另一个所述L型板水平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板体的外侧壁固定连接,两个所述L型板的竖直板的一端均向下延伸,两个所述L型板的竖直板上均贯穿设置有螺纹孔,两个水平方向的所述第二螺杆分别安装在各所述螺纹孔内。
为了便于转动第二螺杆,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二螺杆靠近外侧的一端设置有转盘,所述转盘与所述第二螺杆固定连接。
为了防止第二螺杆在固定模板时,损坏墙体,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二螺杆靠近内侧的一端设置有竖直方向的压板,所述压板与所述第二螺杆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陕西建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6003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楼面的后浇带模板支设结构
- 下一篇:连续梁通用的顶板模板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