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米蛾饲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60272.8 | 申请日: | 2018-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862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8 |
发明(设计)人: | 刘岩;张树权;黄文功;陈思;刘思竹;李敏;原晓华;任传英;周菲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 |
代理公司: | 北京世誉鑫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8 | 代理人: | 孙国栋 |
地址: | 150086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本实用新型 盒体 通风口 饲养装置 盖体 托框 长方体结构 盒体上部 金属网状 木质盒体 中间设置 盖体嵌 嵌入式 透气 叠放 盒盖 化蛹 染菌 纱网 托住 通风 繁育 饲养 生长 生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米蛾饲养装置,包括中间设置有纱网的盖体和盒体组成,所述盖体嵌装在盒体的上部,所述盒体的内侧设置有托框,所述托框将盖体托住。本实用新型操作方便,通风良好;采用的木质盒体材质本身利于透气;盒体上部专门设计了金属网状通风口的嵌入式盒盖,不仅增大了通风口,还有效阻止了米蛾的爬出,有利于米蛾的生长及化蛹,同时长方体结构的设计使米蛾在批量生产时可有序叠放,节省了大量空间;本实用新型大大提高了米蛾的繁育效率,同时降低了米蛾染菌率,改善了饲养环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米蛾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米蛾饲养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对赤眼蜂的研究不断深入,以及赤眼蜂在农业生产上的广泛应用,围绕赤眼蜂的产业链初步形成。为了人工繁殖和生产赤眼蜂,前人们做了大量研究,其中利用麦蛾、米蛾、蓖麻蚕、柞蚕等卵大量繁殖赤眼蜂,取得了良好效果。常规的米蛾饲养装置是硬塑料材质的,盒盖上预留了带纱网的通风口。由于通风口较小,硬塑料材质不透气,造成湿度较高的米蛾饲料很容易长菌变质,进而导致米蛾大量死亡;通风口的纱网材质也很难阻挡米蛾的啃噬,导致米蛾爬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米蛾饲养装置,该装置大大提高了米蛾的繁育效率,同时降低了米蛾染菌率,改善了饲养环境。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米蛾饲养装置,包括中间设置有纱网的盖体和盒体组成,所述盖体嵌装在盒体的上部,所述盒体的内侧设置有托框,所述托框将盖体托住。
进一步的,所述盖体的上表面两侧各设置一个盖体提手。
进一步的,所述盒体的两侧上部各设置一个盒体提手。
进一步的,所述盒体的前侧设置有标签栏。
进一步的,所述盒体的尺寸为40cm*30cm*20cm,纱网为650目。
进一步的,所述盒体和盖体均为木质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盖体下部与托框上表面的接触面设置有棉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操作方便,通风良好;采用的木质盒体材质本身利于透气;盒体上部专门设计了金属网状通风口的嵌入式盒盖,不仅增大了通风口,还有效阻止了米蛾的爬出,有利于米蛾的生长及化蛹,同时长方体结构的设计使米蛾在批量生产时可有序叠放,节省了大量空间;本实用新型大大提高了米蛾的繁育效率,同时降低了米蛾染菌率,改善了饲养环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盖体,11、纱网,12、盖体提手,2、盒体,21、托框,22、盒体提手,23、标签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米蛾饲养装置,由木板制作一个尺寸为40cm*30cm*20cm的盒体2,盒体2的内侧安装托框21,根据托框21的大小制作盖体1,盖体1中间为650目的纱网,盖体1可嵌装在盒体2的上部,且由托框21托住;在盖体1的上表面的两端设置两个盖体提手12;在盒体2的两侧上部设置有两个盒体提手22;在盒体2的前侧安装标签栏23;在盖体1与托框21上表面相接触的地方粘贴有棉布。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当视为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未经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6027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