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抗裂性强增韧改性沥青生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61339.X | 申请日: | 2018-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187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发明(设计)人: | 郭连桂;张小钢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威克新材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C3/00 | 分类号: | C10C3/00;B01F13/10;B01F15/06 |
代理公司: | 嘉兴启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3 | 代理人: | 李伊飏 |
地址: | 314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原料罐 混料罐 电机 传输管 搅拌杆 抗裂性 沥青生产装置 本实用新型 传动连接 增韧改性 相通 预处理 沥青品质 沥青原料 搅拌叶 添加剂 沥青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抗裂性强增韧改性沥青生产装置,包括一号原料罐、二号原料罐、混料罐和传输管,所述一号原料罐一侧通过传输管相通连接有混料罐,所述混料罐一侧通过传输管相通连接有二号原料罐,所述一号原料罐上方固定连接有一号电机,所述二号原料罐上方固定连接有二号电机,所述混料罐上方固定连接有三号电机,所述一号电机下方传动连接有一号搅拌杆,所述一号搅拌杆下方固定连接有一号搅拌叶,所述二号电机下方传动连接有二号搅拌杆。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通过设置的一号原料罐和二号原料罐,能够对沥青原料进行预处理,使得原料与添加剂进行均匀的混合,使得沥青品质得到提高,增加沥青的抗裂性和韧性,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产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抗裂性强增韧改性沥青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沥青是由不同分子量的碳氢化合物及其非金属衍生物组成的黑褐色复杂混合物,是高黏度有机液体的一种,呈液态,表面呈黑色,可溶于二硫化碳。沥青是一种防水防潮和防腐的有机胶凝材料。沥青主要可以分为煤焦沥青、石油沥青和天然沥青三种:其中,煤焦沥青是炼焦的副产品。石油沥青是原油蒸馏后的残渣。天然沥青则是储藏在地下,有的形成矿层或在地壳表面堆积。沥青主要用于涂料、塑料、橡胶等工业以及铺筑路面等。
沥青生产需要使用到各种添加剂,传统的搅拌装置不能达到较为均匀的搅拌效果,搅拌效果直接影响到沥青的品质,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抗裂性强增韧改性沥青生产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裂性强增韧改性沥青生产装置,通过设置的一号原料罐和二号原料罐,能够对沥青原料进行预处理,使得原料与添加剂进行均匀的混合,使得沥青品质得到提高,增加沥青的抗裂性和韧性,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抗裂性强增韧改性沥青生产装置,包括一号原料罐、二号原料罐、混料罐和传输管,所述一号原料罐一侧通过传输管相通连接有混料罐,所述混料罐一侧通过传输管相通连接有二号原料罐,所述一号原料罐上方固定连接有一号电机,所述二号原料罐上方固定连接有二号电机,所述混料罐上方固定连接有三号电机,所述一号电机下方传动连接有一号搅拌杆,所述一号搅拌杆下方固定连接有一号搅拌叶,所述二号电机下方传动连接有二号搅拌杆,所述二号搅拌杆下方固定连接有二号搅拌叶,所述三号电机下方传动连接有混料搅拌杆,所述混料搅拌杆表面固定连接有混料搅拌叶,所述一号原料罐、二号原料罐和混料罐内部夹层均设置有加热丝,所述加热丝与加热器电性连接,且加热器分别位于一号原料罐、二号原料罐和混料罐的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一号搅拌杆、混料搅拌杆和二号搅拌杆均通过轴承和平衡杆分别与一号原料罐、二号原料罐和混料罐内壁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一号原料罐上方一侧设置有一号进料口,所述二号原料罐上方一侧设置有二号进料口。
进一步地,所述一号原料罐、二号原料罐和混料罐表面均设置有可视窗口。
进一步地,所述传输管内部设置有传输泵,所述混料罐下方连接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内部和传输管两端均设置有阀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种抗裂性强增韧改性沥青生产装置:
1、通过设置的一号原料罐和二号原料罐,能够对沥青原料进行预处理,使得原料与添加剂进行均匀的混合,使得沥青品质得到提高,增加沥青的抗裂性和韧性,通过将不同原料与添加剂进行预混合,再输送至混料罐进行最终混料,可有效降低混料罐的生产压力,增加混料效果。
2、通过设置的传输管和传输泵,能够有效对原料进行输送,通过设置的一号电机和二号电机,能够为一号搅拌杆和二号搅拌杆提供动力,带动一号搅拌叶和二号搅拌叶工作,增加搅拌效果,确保沥青品质,通过设置的三号电机,能够为混料搅拌杆提供动力,带动混料搅拌叶进行混料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威克新材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威克新材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6133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废弃塑胶碳化裂解系统
- 下一篇:一种彩色沥青生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