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注塑塑料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61652.3 | 申请日: | 2018-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978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陈全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晨光铭工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73 | 分类号: | B29C45/73;B29C45/34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张清彦 |
地址: | 361021 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定模 动模 预热装置 电磁线圈 开关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 注塑塑料 排气孔 注塑孔 模具 注塑 圆柱形凹陷 圆柱形突起 成型效果 金属模具 影响模型 成型腔 控制端 凹陷 突起 预热 热熔 预冷 塑料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注塑塑料模具,包括定模、动模、注塑孔、排气孔、电磁预热装置;定模的中心位置设有圆柱形突起,动模的中心位置设有圆柱形凹陷,凹陷直径大于突起的直径,定模及动模之间形成有成型腔;动模远离定模的位置设有排气孔,定模远离动模的位置设有注塑孔,动模的底部设有电磁预热装置,电磁预热装置包括电磁线圈及开关控制装置,开关控制装置的控制端与电磁线圈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定模的底部设置一个带有电磁线圈的电磁预热装置,实现了对金属模具的预热,避免了注塑时,热熔的塑料预冷提前变硬,影响模型成型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注塑塑料模具。
背景技术
注塑模具是热塑性塑料件产品生产中应用最为普遍的一种成型模具,在注射成型时动模与定模闭合构成浇注系统和型腔,开模时动模和定模分离以便取出塑料制品。现有技术中,一般塑料首先在注射机底加热料筒内受热熔融,然后在注射机的螺杆或柱塞推动下,经注射机喷嘴和模具的浇注系统进入模具型腔,塑料冷却硬化成型,脱模得到制品。但是。利用现有的技术,如模具的温度较低时,热熔的塑料容易硬化,但现有的技术中,对模具进行预热较为不便,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可高效预热模具的注塑塑料模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注塑塑料模具,包括定模、动模、注塑孔、排气孔、电磁预热装置;所述定模的中心位置设有圆柱形突起,所述动模的中心位置设有圆柱形凹陷,所述凹陷直径大于所述突起的直径,所述定模及所述动模之间形成有成型腔;所述动模远离所述定模的位置设有排气孔,所述定模远离所述动模的位置设有注塑孔,所述动模的底部设有电磁预热装置,所述电磁预热装置包括电磁线圈及开关控制装置,所述开关控制装置的控制端与所述电磁线圈连接。优选地:所述定模及所述动模由碳素结构钢制成。
优选地:所述定模及所述动模由碳素工具钢或合金工具钢制成。
优选地:所述定模上的所述注塑孔设有单向阀。
优选地:所述动模上的所述排气孔设有单向阀。
优选地:所述注塑孔设有过滤网。
优选地:所述定模内嵌有一铁材料制成的加热片。
优选地:所述定模上设有定位槽,所述动模上设有相对应的定位突起块。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定模、动模、注塑孔、排气孔、电磁预热装置,以形成一种注塑塑料模具。通过在定模的底部设置一个电磁预热装置,且将注塑孔开始再定模上,在使用时,通过电磁预热装置将金属的定模及动模进行电磁预热,避免了注塑时,热熔的塑料预冷提前变硬,影响模型成型效果。本技术方案预热效率较高、预热效果较好,能够有效的提高塑料制品的质量及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注塑塑料模具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定模,200-动模,300-注塑孔,400-排气孔,500-电磁预热装置,510-电磁线圈,600-成型腔,700-定位突起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晨光铭工贸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晨光铭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6165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注塑模具锁模器
- 下一篇:一种用于瓶胚加工的冷却循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