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太阳能空气加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62127.3 | 申请日: | 2018-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054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施小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施小燕 |
主分类号: | F24S10/50 | 分类号: | F24S10/50;F24S10/30;F24S80/30;F24S50/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平板集热器 下循环管 交换管 太阳能空气 加热装置 热交换管 热交换箱 储水桶 墙壁 本实用新型 空气集热器 导热系数 顶部设置 加热空气 热能流失 上循环管 外侧设置 循环器 贯穿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太阳能空气加热装置,包括平板集热器,所述平板集热器的顶部设置有上循环管,所述平板集热器的底部设置有下循环管,所述下循环管贯穿墙壁,所述位于墙壁背面的下循环管外侧设置有循环器,所述下循环管的一端固定连接储水桶的一侧底部,所述储水桶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一号热交换管,所述一号热交换管的一侧固定连接一号分交换管,所述一号分交换管的一侧固定连接热交换箱,所述热交换箱的一侧固定连接二号分交换管,所述二号分交换管的底部固定连接二号热交换管。该太阳能空气加热装置,利用了平板集热器的优点,配合热交换箱的作用来加热空气,弥补了一般空气集热器导热系数低,热能流失较大的不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装置领域,具体为一种太阳能空气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太阳能空气集热器是一种常用的太阳能热利用装置,它以空气作为传热介质,将收集到的热量输送到功能端,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廉,接受太阳辐射面积大,可广泛应用于建筑物供暖、产品干燥等诸多领域的优点,与热水集热器相比,太阳能空气集热器以空气作为传热介质,其导热系数远小于水,所以集热板温度较高,热损较大,考虑到直接以空气作为传热介质的方式,其导热系数远小于水的缺点,设计一种结合热水集热器的空气加热装置可以弥补一般空气集热器的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空气加热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太阳能空气加热装置,包括平板集热器,所述平板集热器的顶部设置有上循环管,所述平板集热器的底部设置有下循环管,所述下循环管贯穿墙壁,所述位于墙壁背面的下循环管外侧设置有循环器,所述下循环管的一端固定连接储水桶的一侧底部,所述储水桶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一号热交换管,所述一号热交换管的一侧固定连接一号分交换管,所述一号分交换管的一侧固定连接热交换箱,所述热交换箱的一侧固定连接二号分交换管,所述二号分交换管的底部固定连接二号热交换管,所述位于上循环管上方的储水桶一侧固定连接有自来水管,所述自来水管的顶部设置有一号阀门,所述位于下循环管上方的储水桶一侧固定连接有采水管,所述采水管的顶部设置有二号阀门。
优选的,所述上循环管贯穿墙壁,所述上循环管的一端固定连接储水桶的一侧顶部。
优选的,所述位于储水桶内侧的自来水管一端设置有浮球水阀,所述储水桶的内侧设置有测温器。
优选的,所述热交换箱有三个,且呈上下对齐排列。
优选的,所述热交换箱的背面中心设置有出风窗,所述热交换箱的正面中心设置风扇,所述热交换箱的正面设置有进风窗,所述热交换箱的内侧设置有热水片,所述热水片之间连通有细管网。
优选的,所述热水片为不锈钢材质,所述细管网为不锈钢材质,所述热水片的中心连通一号分交换管,所述热水片的数量不少于三个。
优选的,所述二号热交换管固定连接在位于一号热交换管下方的储水桶一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循环器可以推动从下循环管、储水桶、上循环管到平板集热器的水流,并完成储水桶与平板集热器之间的热交换,浮球水阀为自动放水装置,可为储水桶自动补充自来水,细管网的作用是增大空气与热水管的接触面积,能更加充分的进行由水热到空气热量的热交换,采水管可为用户输出生活用热水,该太阳能空气加热装置,利用了平板集热器的水储热系数高的优点,配合热交换箱的作用来加热空气,弥补了一般空气集热器导热系数低,热能流失较大的不足,具体是通过测温器所测储水桶的水温情况,在水温较高时可自动开启热交换箱的风扇,吹动细管网,进行由水热到空气热量的热交换,从而完成对空气的加热,在测温器所测水温较低时可自动关闭热交换箱的风扇,以避免低效率的热交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热交换箱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施小燕,未经施小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621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能转换板及太阳能热泵系统
- 下一篇:即热式太阳能采暖集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