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螺旋管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63147.2 | 申请日: | 2018-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816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5 |
发明(设计)人: | 单光道;周益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力昇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9/16 | 分类号: | F16L9/16;F16L11/15;F16L11/16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沈金龙 |
地址: | 322312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旋管 金属带螺旋 螺旋凹槽 卷绕 三层重叠结构 本实用新型 加工步骤 咬合处 缠绕 加工 外部 | ||
一种螺旋管,由金属带螺旋卷绕形成,其任意三个连续的螺旋分别为第一螺旋、第二螺旋和第三螺旋,所述第一螺旋的边沿与第三螺旋的边沿位于第二螺旋的内外两侧,并且部分重叠,所述螺旋管的外表面沿着重叠部分设置第一螺旋凹槽。本实用新型螺旋管通过在加工时将金属带螺旋卷绕的足够紧密,从而使得局部出现三层重叠结构,从而增加螺旋管的强度,在螺旋管的外表面沿着重叠部分设置第一螺旋凹槽,从而可以进一步增强咬合处的强度,并且这种增强强度的方法不需要额外加工步骤或外部缠绕一些加固用的部分,加工简单方便,适用范围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管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螺旋管。
背景技术
金属螺旋管又称波纹管,是用金属带在卷管机上压波后螺旋咬合而成,所以,咬合处,即前一圈螺旋与后一圈螺旋重叠处如何加固,从而保证金属螺旋管的强度至关重要。现有技术中,一般是在前一圈螺旋与后一圈螺旋重叠处设置螺旋凹槽,以增加咬合强度,更进一步的方法是在该螺旋凹槽内缠绕金属线以增加强度。当然也有其他方法,比如:
授权公告号为CN201359461Y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外绕金属小管的波纹管,所述的管体为螺旋状的波纹管体,在波纹管体外壁的凹槽处设有小管,小管盘绕在波纹管体上与螺旋状的波纹的走向相同。通过在波纹管体外壁的凹槽处缠绕金属小管来增加波纹管的压力承受能力。这种方法跟在螺旋凹槽中缠绕金属线的方法类似。
授权公告号为CN206347298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金属螺旋管用焊接卷材,包括缠绕在卷盘上的金属带,所述金属带两侧分别设有形状相同的正弦波形边缘,其中一侧的正弦波形边缘相邻波峰间的距离为单位螺旋长度的整数分之一,其整数数值为5至12,单位螺旋长度为金属带沿螺旋路径弯曲成管一圈的长度,弯曲后相邻螺旋金属带间的正弦波形边缘的波峰和波谷一一对应吻合并焊合,金属带边缘正弦波形的波谷至波峰的高度为两个波峰间的间距0.7至1.3倍;本实用新型卷材沿螺旋卷曲成管,在受到应力的时候,应力作用在焊缝上的同时也作用在金属带交错的波峰部位,从而减小焊缝处的应力,提高可靠性,满足高可靠要求的场所。
上述现有技术中,要么需要在金属螺旋管(波纹管)外部缠绕金属线或金属小管,增加加工步骤,要么需要对制备金属螺旋管用的卷材进行特殊加工,需要对整套设备进行更换,且适用范围较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螺旋管,具有加工简单方便、强度高的优点。
一种螺旋管,由金属带螺旋卷绕形成,其任意三个连续的螺旋分别为第一螺旋、第二螺旋和第三螺旋,所述第一螺旋的边沿与第三螺旋的边沿位于第二螺旋的内外两侧,并且部分重叠,所述螺旋管的外表面沿着重叠部分设置第一螺旋凹槽。
所述的螺旋管,由铝带螺旋卷绕形成。
所述第一螺旋凹槽的深度不小于1mm。
所述第一螺旋凹槽的形状为U型,开口处向中间收拢。
所述的螺旋管,还设有至少一个与第一螺旋凹槽并行的第二螺旋凹槽。
所述第二螺旋凹槽的深度与形状与第一螺旋凹槽相同。
相邻两个螺旋凹槽之间的距离不小于30mm。
本实用新型螺旋管通过在加工时将金属带螺旋卷绕的足够紧密,从而使得局部出现三层重叠结构,即任意三个连续的螺旋分别为第一螺旋、第二螺旋和第三螺旋,所述第一螺旋的边沿与第三螺旋的边沿位于第二螺旋的内外两侧,并且部分重叠,从而增加螺旋管的强度,在螺旋管的外表面沿着重叠部分设置第一螺旋凹槽,从而可以进一步增强咬合处的强度,并且这种增强强度的方法不需要额外加工步骤或外部缠绕一些加固用的部分,加工简单方便,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螺旋管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力昇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力昇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631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