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箱式变电站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63271.9 | 申请日: | 2018-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826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0 |
发明(设计)人: | 沈伟东;薛海峰;张峻齐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朗格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7/06 | 分类号: | H02B7/06;H02B1/56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93 | 代理人: | 杨淑霞 |
地址: | 2151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温湿度传感器 散热风扇 智能箱式变电站 散热板 散热窗 控制模块 顶盖 本实用新型 固定散热板 电性连接 降低功耗 外壳侧壁 外壳顶部 开口状 支撑杆 散热 变压器 对流 检测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箱式变电站,包括:外壳,外壳的顶部呈开口状;设置于外壳顶部的顶盖,其中顶盖与外壳之间具有第一散热窗;设置于外壳底部的散热板;设置于散热板上的变压器;支撑杆,用以固定散热板并使散热板与外壳的底部保持距离;设置于外壳侧壁的第二散热窗,第二散热窗设置于接近外壳底部的一侧;散热风扇,用以使外壳内的空气产生对流;位于外壳内的温湿度传感器,用以检测外壳的温湿度;控制模块,与散热风扇及温湿度传感器电性连接,用以根据温湿度传感器控制散热风扇工作,上述智能箱式变电站通过散热风扇、温湿度传感器及控制模块相互配合,达到散热及降低功耗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电站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箱式变电站。
背景技术
箱式变电站,又叫预装式变电所或预装式变电站。是一种高压开关设备、配电变压器和低压配电装置,按一定接线方案组合为一体的工厂预制型户内、户外紧凑式配电设备,即将变压器降压、低压配电等功能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安装在一个防潮、防锈、防尘、防鼠、防火、防盗、隔热、全封闭、可移动的钢结构箱内,特别适用于城乡公共场所、社区等,是继土建变电站之后崛起的一种新型的变电站。
广泛适用于各种公共场所、社区、工矿企业、油气田和风力发电站,它替代了原有的土建配电房,配电站,成为新型的成套变配电装置。但由于箱式变电站作为一种紧凑型变配电设备,其较差的自然通风散热条件,尤其在恶劣气候条件下严重影响了箱式变电站的安全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箱式变电站的散热不佳、能耗高的问题,提供一种能耗低、散热效果好的智能箱式变电站。
一种智能箱式变电站,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的顶部呈开口状;
设置于所述外壳顶部并与所述外壳连接的顶盖,其中所述顶盖与所述外壳之间具有第一散热窗;
设置于所述外壳底部的散热板;
设置于所述散热板上的变压器;
连接于所述散热板与所述外壳的底部之间的支撑杆,用以固定所述散热板并使所述散热板与所述外壳的底部保持距离;
设置于所述外壳侧壁的第二散热窗,所述第二散热窗设置于接近外壳底部的一侧;
位于所述第一散热窗及所述第二散热窗内侧的散热风扇,用以使所述外壳内的空气产生对流;
位于所述外壳内的温湿度传感器,用以检测所述外壳的温湿度;
控制模块,与所述散热风扇及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电性连接,用以根据所述温湿度传感器控制所述散热风扇工作,当所述温湿度传感器检测结果大于阈值时,控制所述散热风扇工作。
在其中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外壳的侧壁具有第三散热窗,所述第三散热窗正对于所述变压器。
在其中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散热窗的面积大于所述外壳的侧壁面积的三分之二。
在其中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散热板具有若干个均匀排布的散热孔。
在其中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智能箱式变电站还包括:
无线信号发射单元,与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电性连接,用以发射所述温湿度传感器所检测的信号;
显示模块,具有无线信号接收单元,所述显示模块通过所述无线信号接收模块接收温湿度传感器所检测的信号并显示。
上述智能箱式变电站通过散热风扇、温湿度传感器及控制模块相互配合,当温湿度传感器检测到外壳内需要通风时,控制模块控制散热风扇进行工作,达到散热及降低功耗的目的。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朗格电气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朗格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6327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伏集成箱式变电站用箱体
- 下一篇:一种户外防火型箱式变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