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吊环甩开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64091.2 | 申请日: | 2018-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363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4 |
发明(设计)人: | 梁长征;徐永生;张金;郑智冬;刘长春;王武刚;祝建辉;刘书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9/02 | 分类号: | E21B19/02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刘莹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滨***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吊环 本实用新型 钢丝软绳 连接卡板 螺栓连接 旋转摆动 有效连接 自由摆动 吊环杆 吊卡 挂点 减小 套环 | ||
1.防吊环甩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钢丝软绳(1),所述钢丝软绳(1)两端均设有一套环(2);两个套环(2)分别通过第一螺栓(3)连接一用于套装吊环杆部的连接卡板(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吊环甩开装置,其特征在于:钢丝软绳(1)和两个套环(2)均一体成型,且两个套环(2)末端通过压制铅块(5)与钢丝软绳(1)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吊环甩开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套环(2)均为鸡心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吊环甩开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卡板(4)包括相互对称的第一卡合部(401)和第二卡合部(402);第一卡合部(401)和第二卡合部(402)均包括第一平板(4011)、第二平板(4012)和第一弧形板(4013);第一弧形板(4013)位于第一平板(4011)和第二平板(4012)之间,且三者一体成型;两块第一平板(4011)之间设有套环(2),且三者通过第一螺栓(3)和螺母(10)连接;两块第一弧形板(4013)围成用于套装吊环杆部的第一卡槽(4014);两块第二平板(4012)通过第二螺栓(4015)和螺母(10)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吊环甩开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平板(4011)上设有两个螺纹孔(6),第二平板(4012)上设有一个螺纹孔(6);所有的螺纹孔(6)均与钢丝软绳(1)在同一直线上;两个第一平板(4011)上远离第一弧形板(4013)的螺纹孔(6)通过第一螺栓(3)连接套环(2);两个第一平板(4011)上靠近第一弧形板(4013)的螺纹孔(6)内安装有第二螺栓(4015)。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防吊环甩开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螺栓(3)和第二螺栓(4015)均为8.8钢级连接螺栓;所述第一卡槽(4014)的半径与要配合安装的吊环的杆部半径相当。
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防吊环甩开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第一弧形板(4013)正对的一侧均设有防磨胶皮(7)。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吊环甩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第一弧形板(4013)相对的一侧均通过弹性件(8)连接有第二弧形板(9);两块第二弧形板(9)围成的区域形成第二卡槽(11);两个第二弧形板(9)相对的一侧均设有防磨胶皮(7)。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吊环甩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8)为橡胶垫或弹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吊环甩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卡板(4)是通过8mm厚的钢板压制而成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6409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刮泥起下管柱装置
- 下一篇:一种钻机游车大钩自动防砸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