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离合变速器安全控制系统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64477.3 | 申请日: | 2018-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039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张标;杨士先;王中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61/02 | 分类号: | F16H61/02;F16H61/4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张巧;牛艺文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变速箱 安全控制系统 双离合变速器 发动机扭矩 发动机电子控制 液压控制单元 本实用新型 机构动作 变速器控制 离合器 空档状态 状态时 空档 速器 泄压 刹车 传递 安全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变速器控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双离合变速器安全控制系统及车辆,双离合变速器安全控制系统包括自动变速箱控制单元、自动变速箱执行机构、液压控制单元、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和发动机扭矩执行机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离合变速器安全控制系统,在液压控制单元的离合器呈现故障不能泄压状态时,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可以控制发动机扭矩执行机构动作强制降低发动机扭矩,自动变速箱控制单元控制自动变速箱执行机构动作强制至空档状态,降低之后的发动机扭矩不能经过处于空档的自动变速箱执行机构传递到差速器,进而仍能够实现刹车,保证车辆的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变速器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双离合变速器安全控制系统及车辆。
背景技术
双离合变速器(DCT)是为了保证汽车换档动力不中断,将变速器档位按照奇数档和偶数档分开布置,并且使奇数档和偶数档分别与一个离合器相连。自动变速箱的双离合器切换及控制多通过液压控制系统实现,液压控制系统指的是接受TCU的控制信号,通过调节油液压力来控制两个离合器执行器的动作来实现离合器的脱开、接合等功能,满足车辆的自动控制需求。
如图1所示,现有双离合自动变速箱的液压控制系统的每个离合器01的控制支路上均至少设置有压力控制阀02和安全阀03,其中。压力控制阀02调节进入离合器01的压力腔的液压油的压力。当需要对离合器01的压力腔进行泄压,通过自动变速箱控制单元(TCU)的控制信号关闭安全阀03,不再继续向离合器01的压力腔供压,离合器01的压力腔自动泄压,实现离合器脱开。
现有技术的双离合自动变速箱每个离合器01的控制支路上设置的安全阀03,需要借助TCU控制安全阀03的通断进而实现离合器01的泄压,进而实现发动机扭矩经过双离合自动变速箱传输到差速器上传输过程的切断,以实现刹车确保车辆安全。但是,如果离合器01自身出现出现故障时,即使控制安全阀03的断开也不能保证离合器01的泄压,发动机扭矩仍然传输,此时车辆将存在极大的危险;再者,现有技术控制支路上同时采用压力控制阀02和安全阀03,增加了阀的数量,进而增加硬件成本,并导致双离合自动变速箱液压模块体积过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离合变速器安全控制系统及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它能够在即使离合器自身故障时,也能够阻止发动机扭矩向差速器的传输,进而保证车辆的安全。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双离合变速器安全控制系统,所述双离合变速器安全控制系统包括液压控制单元,所述液压控制单元包括:
第一压力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第一离合器的接合压力;
第二压力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第二离合器的接合压力;
其中:所述双离合变速器安全控制系统还包括自动变速箱控制单元、自动变速箱执行机构、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和发动机扭矩执行机构;
所述自动变速箱控制单元的输入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和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两者的输出端;
所述自动变速箱控制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的输入端,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的监测信号和/或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的监测信号向所述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发送第一指令信号;
所述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发动机扭矩执行机构,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指令信号控制所述发动机扭矩执行机构执行动作以降低发动机扭矩;
所述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还用于实时监测所述发动机扭矩,并根据监测到的所述发动机扭矩向所述自动变速箱控制单元发送第二指令信号;
所述自动变速箱控制单元的输出端还连接自动变速箱执行机构,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指令信号控制所述自动变速箱执行机构执行动作至空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6447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动力换挡的变速箱装置
- 下一篇:传动副轴的左拨叉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