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立式泵轴承体的提油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66256.X | 申请日: | 2018-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691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发明(设计)人: | 张维学;付博;翟国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市工业泵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06 | 分类号: | F04D2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0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轴承体 轴承 轴承盖 键轴 油泵 本实用新型 立式泵 提油 轴向调整 润滑油 压盖 密封圈 螺母 润滑油油腔 螺母套装 螺栓连接 使用寿命 轴承外套 放气塞 故障率 上端 上腔 下端 注油 维护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立式泵轴承体的提油结构,包括键轴、轴承、轴承体、轴承盖、压盖,其特征是:轴向调整螺母套装于键轴,轴承和键轴之间设有提油泵送环,轴向调整螺母与提油泵送环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提油泵送环内设有数个提油孔;轴承外套轴承体,轴承体下端与压盖之间设有润滑油油腔,轴承体上端与轴承盖之间设有润滑油上腔,轴承盖与键轴之间设有密封圈,轴承盖的顶端设有放气塞。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可以为轴承源源不断的提供润滑油,使轴承得到有效的降温,彻底解决了立式泵轴承体出现的无法注油的问题,结构简单、操作简单、泵的故障率低,轴承的使用寿命更长,利于维护使泵运行更安全可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业用泵技术领域,主要涉及一种立式泵轴承体的提油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立式泵在火力发电及核电站、石油化工、化学工业等多种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目前,工业用的立式泵轴承处大多采用润滑脂润滑,这种脂润滑结构不适用于高转速或重载荷,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还有一部分立式泵采用稀有润滑,这种结构可将轴承产生的热量迅速、有效的带走,改善轴承运行的环境。由于长时间运行,密封垫的老化,会经常出现漏油现象,使油位偏低,需从油杯处重新注入适量的润滑油。由于油腔相对封闭,只有轴承盖与轴之间的缝隙处排气,在泵运行过程中,此缝隙会出现被密封圈封死的现象,无法与外界连通,造成注油时无法注入的现象,造成润滑油过少,无法达到降低轴承温度的效果,使轴承运行环境恶化,导致轴承烧坏,最终停泵甚至停掉整个装置。给用户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所以必须解决立式泵稀油润滑结构注油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立式泵轴承体的提油结构,彻底解决了立式泵轴承体出现的无法注油的问题,结构简单、操作简单、泵的故障率低,轴承的使用寿命更长,利于维护使泵运行更安全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立式泵轴承体的提油结构,包括键轴、轴承、轴承体、轴承盖、压盖,其技术要点是:轴向调整螺母套装于键轴,轴承和键轴之间设有提油泵送环,轴向调整螺母与提油泵送环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提油泵送环内设有数个提油孔;轴承外套轴承体,轴承体下端与压盖之间设有润滑油油腔,轴承体上端与轴承盖之间设有润滑油上腔,,提油孔上端润滑油上腔相通,下端与润滑油油腔相通;轴承盖与键轴之间设有密封圈,轴承盖的顶端设有放气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可以为轴承源源不断的提供润滑油,使轴承得到有效的降温,彻底解决了立式泵轴承体出现的无法注油的问题,结构简单、操作简单、泵的故障率低,轴承的使用寿命更长,利于维护使泵运行更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1中主要零部件的名称为:润滑油油腔1,提油泵送环2,润滑油上腔3,轴承4,油杯5,放气塞6,轴向调整螺母7,密封圈8,轴承盖9,轴承体10,键轴11,提油孔12,压盖13。
下面将结合附图通过实例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下述的实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其中的例子而已,并不代表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权利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权利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为准,此结构可以应用于各种立式泵上例如:立式多级泵、立式管道泵
立式长轴液下泵。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市工业泵厂(有限公司),未经沈阳市工业泵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6625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泵用可开启式联轴器防护罩
- 下一篇:一种高效真空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