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利用注塑余热、余料的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67368.7 | 申请日: | 2018-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773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5 |
发明(设计)人: | 黄世强;张锦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中科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17 | 分类号: | B29C45/17;H02N11/00;H02J7/32 |
代理公司: | 成都东唐智宏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61 | 代理人: | 罗言刚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余料 注塑 温差发电片 回收装置 集热罩 余热 本实用新型 电能储能 加工装置 加热管道 输送管道 粉碎机 余热回收装置 余热收集装置 加热器外壁 自动化水平 二次利用 生产效率 输送过程 贴合设置 余热转换 电连接 电阻丝 流体状 内壁 加热 供电 节约 生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利用注塑余热、余料的回收装置,回收装置包括余热收集装置及余料加工装置,余热回收装置包括集热罩、温差发电片及电能储能模块,集热罩套设在加热器外壁上,将温差发电片贴合设置于集热罩内壁上,电能储能模块与温差发电片电连接;余料加工装置包括粉碎机、输送管道及加热管道。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注塑中余料和余热的二次利用,将收集的余热转换为电能为电阻丝供电,从粉碎机出来的余料通过输送管道输送,再输送过程中加热管道对废料进行加热,使废料变为可直接利用的流体状,再加入原料中,与原料配合使用,提高了生产的自动化水平及生产效率,并且节约了资源,保护了环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注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注塑余热、余料的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塑料回收再利用的开发在注塑行业中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与应用。塑料二次料又称塑料回收料,是指对废旧塑料回收后制造的再生塑料颗粒。一种是通常经过破碎-清洗-加热塑化-挤压成型等处理,可将废旧塑料生产成市场畅销的再生颗粒;另一种是通过粉碎后通过一定的比例与原料混合后进行注塑使用,与其他材料回收利用相比,塑料二次料可以作为工业原料投入再利用。目前,有些原来是进口原料,价格比较昂贵,如果不能二次回收利用的话,不光在成本上以及在资源上都是一种浪费。
现有注塑设备在完成塑件成型后,浇道余料通常是进行人工单独收集—粉碎加工—再收集—待下次直接与原料进行配比使用,然而这样的传统工序连续性较差,在收集的过程中由于塑料回收料为小颗粒无法直接加入注塑喷嘴与原料配比使用,需要重新加工,造成生产成本升高,而且这样也造成了余料在一个工序上的回收管道停留的时间较长,导致回收生产效率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利用注塑余热、余料的回收装置,加热过程中收集余热,进行余热再利用,配合余料进行回收再利用,直接将回收的余料加入原料中,提高了生产的自动化水平及生产效率,并且节约了资源,保护了环境。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利用注塑余热、余料的回收装置,注塑装置包括加热器和注塑喷嘴,所述回收装置包括余热收集装置及余料加工装置,余热回收装置包括集热罩、至少一块温差发电片及电能储能模块,集热罩套设在加热器外壁上,将温差发电片贴合设置于集热罩内壁上,电能储能模块与温差发电片电连接;
余料加工装置包括粉碎机、输送管道及加热管道,粉碎机包括进料口、加工腔及出料口,进料口顶端设置有进料斗,进料斗上端开口比下端开口大,进料口底端连接加工腔的加工进口,加工腔内置齿轮粉碎机构,齿轮粉碎机构正对于进料口底端,加工腔底部设置的加工出口与出料口一端连接,出料口另一端连接输送管道一端,输送管道另一端连接注塑喷嘴,其中,输送管道中至少设置一层过滤网,加热管道外罩在输送管道上,加热管道内壁与输送管道外壁之间设置有呈阵列分布的多根电阻丝,多根电阻丝与电能储能模块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回收装置还包括流量计和速度可调板,流量计设置在输送管道靠近注塑喷嘴一端,速度可调板活动安装在进料斗内壁上。
优选地,与注塑喷嘴连接的输送管道一端设置为S型管道。
优选地,所述集热罩采用的是聚氨酯硬泡材料。
优选地,输送管道和加热管道上均设置有可视窗。
优选地,进料斗上至少设置两个滑槽,速度可调板上至少设置有两个与所述两个滑槽相匹配连接的滑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对注塑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料、余热利用率高,利用注塑中余料和余热的二次利用,将收集的余热转换为电能为电阻丝供电,从粉碎机出来的余料通过输送管道输送,再输送过程中加热管道对废料进行加热,使废料变为可直接利用的流体状,再加入原料中,与原料配合使用,提高了生产的自动化水平及生产效率,并且节约了资源,保护了环境。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中科精密模具有限公司,未经成都中科精密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6736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装嵌件模具
- 下一篇:一种能快速成型的注塑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