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恒压蓄能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71202.2 | 申请日: | 2018-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692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发明(设计)人: | 王爱红;武锟辉;高有山;吕振锋;程冬宏;鲍东杰;杨蓉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F15B1/02 | 分类号: | F15B1/02;F15B11/08;F15B13/04 |
代理公司: | 太原华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4108 | 代理人: | 张筱莉 |
地址: | 030024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换向阀 蓄能器 伺服缸 无杆腔 液压泵 杆腔 气缸 本实用新型 恒压蓄能器 液压泵马达 一端连接 比较器 出油口 第一端 油液腔 公共活塞杆 压力传感器 吸收能量 油箱连接 控制器 进油口 充能 气腔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恒压蓄能器系统,包括液压泵、液压泵马达及蓄能器,所述液压泵马达与蓄能器的油液腔连接,所述液压泵的进油口与油箱连接,所述蓄能器的气腔与气缸的无杆腔的一端连接,蓄能器的油液腔还与换向阀的第一端连接,气缸的无杆腔的另一端通过压力传感器与比较器一端连接,比较器的另一端通过控制器与换向阀的第二端连接,气缸的有杆腔端部与伺服缸的有杆腔端部通过公共活塞杆连接,伺服缸的无杆腔与换向阀的第三端连接,伺服缸的有杆腔上的出油口与换向阀的第四端连接,换向阀的第一端与液压泵的出油口连接。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蓄能器在充能时无法提供稳定的能量且吸收能量效果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液压传动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恒压蓄能器系统。
背景技术
面对当前石化能源日益枯竭、全球环境污染问题,围绕工程机械低碳、绿色、节能等全面展开各项技术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意义。在工程机械领域,对可回收能量进行利用是节能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工程机械回收的能量常常以机械能、电能、液压能的形式储存于储能元件中进行利用,其中液压能存储主要通过蓄能器实现,蓄能器是液压气动系统中的一种能量储蓄装置。蓄能器是在适当的时机将系统中的能量转变为压缩能或位能储存起来,当系统需要时,又将压缩能或位能转变为液压或气压等能而释放出来,重新补供给系统;当系统瞬间压力增大时,它可以吸收这部分的能量,以保证整个系统压力正常。蓄能器作为液压系统中的一种能量储存装置,相比较其它储能方法,具有能量回收效率高、存储和释放速度快、工作可靠性高等优点,在工程机械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蓄能器作为工程机械作业机构能量回收的储能部件,一般蓄能器压力是存储能量的复杂非线性函数。当充能时压力升高而在放能时压力降低,释放的能量变化范围大,无法提供稳定的能量;当蓄能器内外压差较小时,能量充放效果差,无法将系统的能量充分吸收,并且过高或者过低的充气压力都会带来操作上问题或者损坏蓄能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在充放能量时,使蓄能器内压力保持稳定的恒压蓄能器系统。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恒压蓄能器系统,包括液压泵、液压泵马达及蓄能器,所述液压泵马达与蓄能器的油液腔连接,所述液压泵的进油口与油箱连接,所述蓄能器的气腔与气缸的无杆腔的一端连接,蓄能器的油液腔还与换向阀的第一端连接,气缸的无杆腔的另一端通过压力传感器与比较器一端连接,比较器的另一端通过控制器与换向阀的第二端连接,气缸的有杆腔端部与伺服缸的有杆腔端部通过公共活塞杆连接,伺服缸的无杆腔与换向阀的第三端连接,伺服缸的有杆腔上的出油口与换向阀的第四端连接,换向阀的第一端与液压泵的出油口连接。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工程机械液压系统中,液压泵向系统进行供油,压力传感器用于监测气缸的无杆腔的压力信号,并将压力信号反馈于比较器,比较器和控制器根据压力信号调节三位四通电磁比例换向阀的工作位置,实现对伺服缸的控制,由于伺服缸和气缸共用一个活塞杆,进而实现了对气缸的控制。气缸的无杆腔同蓄能器的气腔相通,在气缸运动时实现对蓄能器的气腔内的压力进行调节,使其压力保持恒定值。
优选的,所述液压泵的出油口与换向阀的第一端之间还设有溢流阀。
进一步地,公共活塞杆是由连杆以及与连杆两端垂直的活塞头组成的工字型活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穿过气缸的有杆腔,且与气缸的有杆腔内的活塞头中央垂直连接,连杆的另一端穿过伺服缸的有杆腔,且与伺服缸的有杆腔内的活塞头中央垂直连接。
优选的,所述换向阀为三位四通电磁比例换向阀。
优选的,所述控制器为比例换向阀控制器。
优选的,所述比较器为压力比较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科技大学,未经太原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712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压压力平稳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实现同步控制与适应动态负载的液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