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红外线的周界报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71236.1 | 申请日: | 2018-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252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发明(设计)人: | 钟文荣;钟林芳;周智圣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海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13/19 | 分类号: | G08B13/1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4399 福建省龙***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周界报警 转轴 本实用新型 可调式安装 球型支座 红外线 圆孔 探测 红外探测器 声光报警器 安防设备 报警主机 第一螺孔 滚动连接 均匀开设 探测死角 转动连接 内固定 限位板 有效地 球体 下端 开口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防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红外线的周界报警装置,包括报警主机和声光报警器,还包括可调式安装结构,可调式安装结构包括基座、转轴和叶型板,叶型板的数量大于1,且其下端转动连接在转轴上,转轴的端部固定有限位板,限位板上呈环形均匀开设有第一螺孔,叶型板的板面上开设有凹槽,凹槽内固定有第一红外探测器,叶型板的顶部开设有圆孔,圆孔的背部固定设有开口的球型支座,球型支座的内部滚动连接有球体;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的周界报警装置探测范围较小且存在探测死角,导致探测效果较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防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红外线的周界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红外对射探测器由收、发两部分组成。红外发射器向安装在几米甚至于几百米远的接收器发射红外线,其射束有单束、双束,甚至多束。当相应的红外射束被遮断时,接收器即发出报警信号。接收器由光学透镜、红外光电管、放大整形电路、功率驱动器及执行机构等组成。其工作原理是接收器能收到红外射束为正常状态,而当发生入侵时,发射器发射的红外射束被遮挡,即光电管接收不到红外光,从而输出相应的报警电信号,并经整形放大后输出开关量报警信号,该报警信号可被报警控制器接收,并去联动执行机构启动其它的报警设备,如声光报警器、模拟电子地图、电视监控系统、照明系统等。
但是现有的周界报警设备对位相对设置的一组红外对射探测器,其形成的监控范围为一个较窄的平面,入侵者可以较容易地通过较窄的探测区,所以经常出现失盗而报警器未响的现象;而且在墙体的拐处还经常会出现探测死角,给了入侵者以可乘之机。
如中国专利号CN201720956401.3,申请日为2017年08月02日的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基于红外线的周界报警装置,涉及报警装置技术领域。包括基座,基座一表面固定有一电机,电机的输出端固定有一转盘,转盘一表面阵列均布有若干箱体,箱体一侧面固定安装有一红外线探测器;箱体内壁一表面固定有一微处理器;箱体一相对面开有通风孔;箱体内壁一侧面安装有一警报器,箱体内壁另一侧安装有一散热扇,警报器和散热扇均面向通风孔。
上述专利中所述的一种基于红外线的周界报警装置,其探测装置为一种被动红外探测器,其本身不发射任何能量而只被动接收、探测来自环境的红外辐射,但外界环境是:不但人体会发出红外能量,许多物体在一定的条件下都会散发红外能量,而在可见光中这种能量尤其突出,所以任何被动红外探测器的抗白光干扰就成了一个重要的指标,常常出现误报警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红外线的周界报警装置,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的周界报警装置探测范围较小且存在探测死角,导致探测效果较差的问题。
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基于红外线的周界报警装置,包括报警主机和声光报警器,还包括可调式安装结构,所述可调式安装结构包括基座、转轴和叶型板,所述叶型板的数量大于1,且其下端转动连接在所述转轴上,所述转轴的端部固定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上呈环形均匀开设有第一螺孔,所述叶型板的板面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固定有第一红外探测器,所述叶型板的顶部开设有圆孔,所述圆孔的背部固定设有开口的球型支座,所述球型支座的内部滚动连接有球体,所述球体位于开口处漏出的部位固定有圆杆,所述圆杆上固定有圆板,所述圆板的背部固定有第二红外探测器,所述开口与圆孔同轴,且朝向向后。
更进一步地,所述球型支座开口对称的外壁上开设有第二螺孔,所述第二螺孔内连接有锁紧螺钉,所述第一螺孔内螺纹连接有顶紧螺栓。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红外探测器为三光束红外探测器,所述第二红外探测器为单光束红外探测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海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海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7123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慧校园电子栅栏
- 下一篇:一种建筑安防防盗用警示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