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降尘收集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71645.1 | 申请日: | 2018-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095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郭浩;霍俊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1/20 | 分类号: | G01N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惟诚致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6 | 代理人: | 王慧凤;吕品 |
地址: | 1000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缸体 称重传感器 称重托盘 收集器 本实用新型 数据采集器 圆形漏斗 自动称重 电池连接 内部设置 收集效率 无缝焊接 向下倾斜 圆形开口 直圆筒状 中心连接 外边缘 圆筒状 中轴线 内壁 承接 指向 电池 | ||
本实用新型的降尘收集器,包括直圆筒状的缸体,缸体的内部设置有圆形漏斗,圆形漏斗包括圆锥形的收集部以及与收集部中心连接的圆筒状的注入部,收集部面向缸体的圆形开口,注入部指向缸体的底部,收集部的外边缘与缸体的内壁无缝焊接在一起,收集部的中部向下倾斜,收集部与缸体的中轴线成45度夹角,还包括自动称重器,自动称重器包括称重托盘、称重传感器、电池、数据采集器,称重托盘用于承接降尘,称重托盘设置于缸体的底部,称重传感器设置于称重托盘的下方,称重传感器与电池连接,数据采集器与称重传感器连接。本实用新型的降尘收集器大幅度提高了降尘的收集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取样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降尘收集器。
背景技术
大气降尘作为地壳表层和大气圈之间物质交换的重要形式之一,对于生态系统、大气辐射传输、全球地质化学循环、环境污染以及人类健康具有重要影响。
目前,大气降尘的收集主要依靠收集缸体,国家标准收集缸体的直径为15cm,高30cm。根据收集方式的不同,收集降尘主要的方法有湿法和干法两种。干法由于“二次起尘”的影响,造成实际收集量小于实际降尘量,而湿法中液体介质的添加对样品成分的分析造成很大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干法的收集效率低下,且收集的降尘样品中细颗粒物质损失严重,导致收集到的样品偏粗,无法准确评估降尘的生态效益。
国内大气降尘收集器大多数在国标收集缸体基础上进行改进,依据改进功能不同,有防鸟型、防“二次起尘”和干湿降尘收集型。总体上,这些降尘收集器并未对如何提高降尘收集效率提出解决方案,并且改进后的降尘收集器收集效率如何,也没有相关的验证,这样容易造成不同研究者的成果之间并无可比性,对于降尘的研究发展制约很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降尘收集效率较高的降尘收集器。
本实用新型的降尘收集器,包括直圆筒状的缸体,所述缸体的内部设置有圆形漏斗,所述圆形漏斗包括圆锥形的收集部以及与收集部中心连接的圆筒状的注入部,所述收集部面向所述缸体的圆形开口,所述注入部指向所述缸体的底部,所述收集部的外边缘与所述缸体的内壁无缝焊接在一起,所述收集部的中部向下倾斜,所述收集部与所述缸体的中轴线成45度夹角,所述降尘收集器还包括自动称重器,所述自动称重器包括称重托盘、称重传感器、电池、数据采集器,所述称重托盘用于承接降尘,所述称重托盘设置于缸体的底部,所述称重传感器设置于称重托盘的下方,所述称重传感器与电池连接,所述数据采集器与所述称重传感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降尘收集器,其中,所述圆形漏斗的收集部上连接有多个向所述缸体的圆形开口所在方向延伸的隔片,多个所述隔片均指向所述收集部的轴心,多个所述隔片将收集部的外表面分隔为多个面积相等的扇形区域。
本实用新型的降尘收集器,其中,所述隔片为直角三角形,每一所述隔片的斜边均连接于所述圆形漏斗的收集部上,每一所述隔片的直角均指向所述收集部的轴线。
本实用新型的降尘收集器,其中,每一所述隔片的与所述收集部的轴线垂直的直角边均在一与所述收集部的轴线垂直的平面内。
本实用新型的降尘收集器,其中,所述隔片的与所述收集部的轴线垂直的直角边上连接有把手环,所述把手环的圆心在所述收集部的轴线上。
本实用新型的降尘收集器,其中,所述缸体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气流孔,多个气流孔均位于所述收集部的下方,每一气流孔内安装有螺帽,所述螺帽设置于所述缸体的内部。
本实用新型的降尘收集器,其中,所述螺帽与所述缸体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围绕气流孔的棉质的垫圈,垫圈的厚度为2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716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