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单细胞凝胶电泳的成套载玻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71759.6 | 申请日: | 2018-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342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王蕾;林欣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计量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447 | 分类号: | G01N27/44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8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载玻片 支架 琼脂糖凝胶 单细胞凝胶电泳 载玻片装置 实验操作 铺设 凝胶 分区 低熔点琼脂糖凝胶 分子生物学实验 本实用新型 生物化学 电泳 电泳实验 多层重叠 拍摄图片 人员操作 实验数据 实验效率 准确率 裂解 三层 样本 分割 清晰 概率 脱离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了一种适用于单细胞凝胶电泳的成套载玻片装置,该装置包括凝胶分区框、铺设一层低熔点琼脂糖凝胶的载玻片和载玻片支架。凝胶分区框可以将一块载玻片分割成15个区域进行电泳实验,与其他需要铺设三层琼脂糖凝胶相比,本实验只需要铺设一层琼脂糖凝胶,实验操作更简便,后续拍摄图片更清晰,实验数据更客观、准确率更高。载玻片支架一层可以放置6块载玻片,且支架可以进行多层重叠,极大地增加了单次实验的样本数量,提高实验效率。载玻片连同支架可以一起进行后续裂解、电泳等实验操作,方便实验人员操作,也极大地降低了琼脂糖凝胶脱离载玻片的概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了一种适用于单细胞凝胶电泳的成套载玻片装置。
背景技术
单细胞凝胶电泳(Single Cell Gel Electrophoresis,SCGE),又称彗星实验(Comet Assay),于20世纪70年代末首次有报道提出将该方法应用于检测单个细胞DNA损伤。该技术能够通过酸性电泳、中性电泳或者碱性电泳来检测单链、双链DNA断裂损伤的程度,是一种能够快速、灵敏地检验真核细胞DNA损伤程度的技术,还能够间接地反应出DNA的修复情况。现在已经广泛应用于遗传毒性实验等基础性研究。
真核细胞的DNA以超螺旋的形式存在于细胞核中,当DNA受到损伤而断裂时,就会破坏这种超螺旋结构,单细胞凝胶电泳实验就基于DNA的这一特性而进行DNA的损伤鉴定。将待测的细胞在酶的作用下制作成一定浓度的单细胞悬液,将悬液与一定浓度的低熔点琼脂糖凝胶混合,然后加至载玻片的各个区域中,待低熔点琼脂糖凝胶冷却凝固之后,将载玻片置于新鲜配置的裂解液中,于4℃避光环境下进行裂解。由于裂解液的作用,细胞的细胞膜被破坏,细胞基质中的物质释放到裂解液中,细胞核核膜也被破坏,但是大分子DNA由于核骨架的作用仍留在原位。在进行电泳之后,在电场力的作用下,DNA片段向阳极迁移,大片段与小片段由于迁移速度不同而形成拖尾,电泳结束后,经过EB等染液染色,在荧光显微镜下即可观察到形似彗星的拖尾现象。通过对彗星图像进行软件分析后,即可判断细胞中DNA损伤的程度。
首先,传统的制胶采用的是三层琼脂糖凝胶制胶法,该方法操作过程繁琐,且操作过程中容易导致琼脂糖凝胶与载玻片的脱离,以致实验失败,即使没有脱胶,三层琼脂糖凝胶会使拍摄的图像由于杂质过多等原因,让照片背景变得模糊不清,无法准确反应细胞DNA的损伤程度;其次,现实验室操作,一块载玻片一次只能添加一种样品,一次实验只能将2或者3块载玻片同时进行电泳,有时一种样品需要进行多次实验,实验的平行性差;最后,单片载玻片在进行裂解、电泳等实验过程中,由于操作人员的移动、振动,极容易导致琼脂糖凝胶与载玻片脱离,也无法避免人为原因对载玻片上的琼脂糖凝胶进行微损,以上几点不足限制了单细胞凝胶电泳实验结果的可信度,也限制了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的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发明内容
本实验新型克服了现有单细胞凝胶实验中载玻片装置在操作过程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操作更简便、成功率更高的成套载玻片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适用于单细胞凝胶电泳的成套载玻片装置,该装置包括凝胶分区框,铺设一层低熔点琼脂糖凝胶的载玻片和载玻片支架。所述的凝胶分区框,为类“田”型结构,可以和所述的铺设有一层低熔点琼脂糖凝胶的载玻片于低熔点琼脂糖凝胶未凝固之前进行结合分区,该支架为矩形结构,其具有6个载玻片网格,且支架的上表面的四个直角处有架柱,以及下表面的四个直角处有卡孔。
本实用新型的凝胶分区框,由导电材料制作,选用铝制材料,优选地。
本实用新型的载玻片支架,可以通过架柱与卡孔进行固定连接,可以根据实验需要将载玻片支架进行上下重叠,扩大单次实验样本数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计量大学,未经中国计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7175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