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制罐生产线输送单元连接过渡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72834.0 | 申请日: | 2018-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503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7 |
发明(设计)人: | 钟达禄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富美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23/44 | 分类号: | B65G23/44;B65G17/38;B65G2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22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送单元 从动链轮 制罐生产线 过渡机构 过桥板 导头 网带 主动链轮 安装板 从动轴 托辊 张紧 安装板固定 本实用新型 侧板固定 制罐设备 侧板 倒罐 罐体 线体 滞留 | ||
制罐生产线输送单元连接过渡机构,它涉及制罐设备技术领域;它包含侧板、第一输送单元、第二输送单元、过桥板和安装板;所述的第一输送单元和第二输送单元均包含导头板、从动链轮、张紧从动轴、托辊、网带线、主动链轮;所述的网带线的两端绕分别设有从动链轮,从动链轮安装在张紧从动轴上,从动链轮的一侧安装有托辊,从动链轮的上方安装有导头板,主动链轮位于网带线的中部;所述的第一输送单元与第二输送单元的导头板之间安装有过桥板,过桥板与安装板固定,安装板与侧板固定。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制罐生产线输送单元连接过渡机构,方便安装;解决制罐生产线的倒罐问题;线体中间不滞留罐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制罐生产线输送单元连接过渡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方案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线体两端装链轮,电机装在一端,另一端为从动,然后中间加过渡板。
第二种技术方案为电机装在线体中间,线体两端采用耐磨材质或者辊筒的机构。
第一种方案缺点为中间过渡板太宽,一般达到120-160mm,而罐体直径一般在66mm以下,线体运行过程中,中间会遗留罐体。
第二种方案缺点为因为只有一个链轮轴,加上网链内部的张力分布不均,导致两端网链在运行过程中不在同一水平上,在过渡处罐体会波动,容易产生倒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方便安装、解决制罐生产线的倒罐问题、线体中间不滞留罐体的制罐生产线输送单元连接过渡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侧板、第一输送单元、第二输送单元、过桥板和安装板;所述的第一输送单元和第二输送单元均包含导头板、从动链轮、张紧从动轴、托辊、网带线、主动链轮;所述的网带线的两端绕分别设有从动链轮,从动链轮安装在张紧从动轴上,从动链轮的一侧安装有托辊,从动链轮的上方安装有导头板,主动链轮位于网带线的中部;所述的第一输送单元与第二输送单元的导头板之间安装有过桥板,过桥板与安装板固定,安装板与侧板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的张紧从动轴的端部安装有轴承座,以调节轴承座位置进行张紧。
作为优选,所述的过桥板上的安装孔为腰型孔,以便于过桥板上下调节。
作为优选,所述的侧板上安装板的安装孔是腰型孔,以便于安装板前后调节。
本实用新型操作时,主动链轮与电机连接,电机位于网带线的中间,从动链轮保证传输过程中网带线在同一水平线上,同时过桥板的厚度尺寸能够做到最小,从而不留罐;其中托辊的作用能够保证网带线完全咬合到链轮上而不至于脱齿;张紧从动轴端部的轴承座可调节位置进行张紧,过桥板的安装孔为腰型孔,可上下调节;侧板上安装过桥板安装板的孔位也是腰型孔,可实现前后调节;多方位的调节能够保证过桥板安装在两线体中间,且能够平稳过渡。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制罐生产线输送单元连接过渡机构,方便安装;解决制罐生产线的倒罐问题;线体中间不滞留罐体,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
侧板1、第一输送单元2、第二输送单元3、过桥板4、安装板5、导头板6、从动链轮7、张紧从动轴8、托辊9、网带线1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富美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富美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728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