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分纱器及倍捻捻线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72931.X | 申请日: | 2018-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090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发明(设计)人: | 吴红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屏山红彤彤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H13/04 | 分类号: | D01H1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李艳霞 |
地址: | 644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纱器 纱罩 支架 张力调节件 分纱 倍捻捻线机 本实用新型 活动调节件 纱线 储纱罐 导纱钩 进纱口 纱筒 上盖 倍捻锭子 顶部开口 装置使用 出纱口 断头率 门字型 外圆周 储纱 卡合 内插 上卷 转动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纱器,与倍捻捻线机的倍捻锭子配套使用,包括:隔纱罩及与隔纱罩相卡合的分纱罩上盖;隔纱罩及分纱罩上盖所围成的空间内设有储纱罐和锥形的分纱器支架;储纱罐的顶部开口处围设有分纱器支架;储纱罐内设有并纱筒,并纱筒内插设有导纱钩组件;分纱器支架的顶部插设有门字型的分纱张力调节件,分纱张力调节件的底部设有进纱口,顶部设有出纱口;分纱器支架的顶部通过活动调节件固定在分纱张力调节件的外圆周上,活动调节件用于调节进纱口距离导纱钩组件顶部的距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解决现有技术中分纱器配合纱线上卷绕装置使用时,由于纱线不能按需转动导致断头率高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纱器及倍捻捻线机。
背景技术
捻线机是将多股细纱捻成一股的纺织机械设备。作用是将纱或并合后股纱制品加工成线型制品、供织造和针织用线。捻线机包括捻线机机体和电路部分组成,捻线机机体外部的纱锭与电路部分的电机输出轴相连,纱锭前端设有连接件等相对应于分接开关。
倍捻捻线机以倍捻锭子为主要加捻机件,每一回转能对合股纱线加两个捻回。倍捻锭子有立式、卧式和斜式三种,以立式为多。它由锭杆、锭盘和储纱盘等回转部分和盛纱罐、空心锭管等不动部分组成。不动部分套在回转部分外面,其间用滚动轴承联系。锭盘由龙带或锭带传动,带动储纱盘一起回转。为确保不动部分不受回转部分影响,一般都装有盛纱罐的制动装置。制动方式有磁力制动、重力制动和机械制动三种。合股纱自供纱筒子上引出,由空心锭管顶端穿入,从储纱盘的边孔穿出,通过导纱钩和输出罗拉卷绕到筒子上。当锭子或储纱盘回转一圈,给空心锭管内和储纱盘边孔至导纱钩间气圈部分纱线各加一个捻回,方向相同时即得两个捻回。这种捻线机锭速高达14000转/分,加捻效率成倍提高,可以直接制成容量较大的筒子,落纱次数减少,但功率消耗大,接头操作困难。
目前市场应用的多倍捻线机大多使用下卷绕装置,工人操作累且不方便,也有上卷绕,但存在分纱过程中不能自由按需转动及断头率高等诸多的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分纱器及倍捻捻线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分纱器配合纱线上卷绕装置使用时,由于纱线不能按需转动导致断头率高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分纱器,与倍捻捻线机的倍捻锭子配套使用,包括:隔纱罩20及与所述隔纱罩20相卡合的分纱罩上盖26;所述隔纱罩20及分纱罩上盖26所围成的空间内设有储纱罐18和锥形的分纱器支架23;
其中,所述储纱罐18的底部设置在所述倍捻锭子的上静止盘套件17上,顶部开口处围设有所述分纱器支架23;所述储纱罐18内设有并纱筒19,所述并纱筒19内插设有导纱钩组件22;所述分纱器支架23的顶部插设有门字型的分纱张力调节件25,所述分纱张力调节件25的底部设有进纱口251,顶部设有出纱口252,内部设有用于调节纱线张力的张力调节装置24;
所述分纱器支架23的顶部通过活动调节件固定在所述分纱张力调节件25的外圆周上,所述活动调节件用于调节所述分纱器支架23的顶部与分纱张力调节件25的相对固定位置,从而改变进纱口251距离导纱钩组件22顶部的距离。
优选地,所述活动调节件包括紧圈253及多个螺栓254,所述紧圈253套设在所述分纱张力调节件25的外圆周上,所述紧圈253及分纱器支架23的顶部对应位置处开设有多个螺栓孔;
所述螺栓254旋入螺栓孔后,所述螺栓254的端部将所述分纱张力调节件25挤压在当前位置处;所述螺栓254旋出螺栓孔后,上调或下调所述分纱张力调节件25的位置,再将螺栓254旋入螺栓孔以将所述分纱张力调节件25固定在上调或下调后的位置处,从而改变所述进纱口251距离导纱钩组件22顶部的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屏山红彤彤纺织有限公司,未经屏山红彤彤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7293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纺纱用棉絮聚集装置
- 下一篇:一种抗菌耐热尼龙丝生产用并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