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用集奶袋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75178.X | 申请日: | 2018-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173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发明(设计)人: | 汪彩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灵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33/25 | 分类号: | B65D33/25;B65D33/36;B65D77/30;B65D85/7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容纳空间 薄膜 袋体 连接件 奶袋 绳体 本实用新型 母乳 袋口 拉起 牵动连接件 夹链部 开口处 外侧面 喂食 装入 开口 流出 体内 婴儿 侧面 保存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用集奶袋结构,包括:一袋体、一连接件以及一绳体;袋体设有一容纳空间,容纳空间上方设有一相连通的袋口,容纳空间的下方设有一能供撕开的内薄膜,而袋体的内侧面设有一能供开启关闭袋口的夹链部,袋体的外侧面设有一能供撕开、且对应于内薄膜的外薄膜;连接件设在容纳空间并且与内薄膜相连接;绳体的一端设在袋体内,并与连接件相连接,绳体的另一端则设在袋体外,供使用者能拉起连接件。本实用新型医用集奶袋结构,能将刚挤出来的母乳装入容纳空间处保存,而在喂食婴儿前,需先将外薄膜撕开后,再拉起绳体以牵动连接件,并同时将内薄膜撕开,以露出开口,供母乳从开口处流出,解决以前集奶袋在使用上容易洒出的解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用集奶袋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集奶袋倒奶时容易洒出,使用操作不方便,需要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医用集奶袋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集奶袋倒奶时容易洒出,使用操作不方便的技术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医用集奶袋结构,包括:一袋体、一连接件以及一绳体;所述袋体设有一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上方设有一相连通的袋口,所述容纳空间的下方设有一能供撕开的内薄膜,而所述袋体的内侧面设有一能供开启关闭所述袋口的夹链部,所述袋体的外侧面设有一能供撕开、且对应于所述内薄膜的外薄膜;所述连接件设在所述容纳空间并且与所述内薄膜相连接;所述绳体的一端设在所述袋体内,并与所述连接件相连接,所述绳体的另一端则设在所述袋体外,供使用者能拉起所述连接件。
所述袋体位于所述袋口边缘处,更设有至少一能便于瓶体的瓶口放置的弧形槽。
所述绳体为一环状绳体;所述袋体相对应的内侧边缘处更分别设有至少一能定位所述绳体、供所述绳体与所述连接件间一环形范围的定位部。
所述袋体的外形为由上往下渐渐缩小的袋体。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比较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医用集奶袋结构,能将刚挤出来的母乳装入容纳空间处保存,而在喂食婴儿前,需先将外薄膜撕开后,再拉起绳体以牵动连接件,并同时将内薄膜撕开,以露出开口,供母乳从开口处流出,解决以前集奶袋在使用上容易洒出的解决。
2.本实用新型医用集奶袋结构,由于在袋口处更设置一弧形槽,当妇女在利用吸奶器将母乳挤在一瓶体后,使瓶体的瓶口能放置在弧形槽处,供母乳能完全倒入容纳空间中,而不会倒出袋体外。
附图说明
第1图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示意图。
第2图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示意图。
第3图是第2图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
第4图为本实用新型的将母乳由袋口处倒入袋体内的实施示意图一。
第5图为本实用新型的将母乳由袋口处倒入袋体内的实施示意图二。
第6图为本实用新型的将袋体内的母乳倒入瓶体内的实施示意图一。
第7图为本实用新型的将袋体内的母乳倒入瓶体内的实施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灵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灵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7517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食品包装袋
- 下一篇:一种新型按压泵式牙膏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