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橡胶颗粒切粒机的上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76168.8 | 申请日: | 2018-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457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6 |
发明(设计)人: | 杜建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生力科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9/06 | 分类号: | B29B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170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切条 限位件 上料支架 切分轮 切粒机 切条辊 本实用新型 连接组件 上料装置 橡胶颗粒 引导支架 引导组件 下支座 引导辊 支架 预处理 水平中心线 对称设置 生产效率 支架两侧 组件包括 上支座 槽口 共线 滚轮 胶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橡胶颗粒切粒机的上料装置,包括上料支架和设在上料支架上的滚轮,上料支架上设有切条组件、引导组件、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切条组件包括切条支架,切条支架中设有上、下切支座,上切支座之间设有上、下切条辊,在切条支架两侧端分别设有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第二限位件包括一组对称设置的切分轮,切分轮上设有等间距的切分刀,第二限位件中两切分轮上下缝隙与上切条辊和下切条辊上的第一槽口形成的缝隙水平中心线共线。引导组件包括引导支架,引导支架中设有引导上、下支座,引导上支座之间设有上引导辊、引导下支座之间设有下引导辊。本实用新型可对胶片进行预处理,降低切粒机负荷,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领域橡胶切粒机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橡胶颗粒切粒机的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橡胶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之一。橡胶产品不仅为人们提供日常生活不可获的日用、医用等轻工橡胶产品,而且向采掘、交通、建筑、机械、电子灯重工业和新型产业提供各种橡胶部件。
橡胶生产过程,需要经过初练、混炼、出片、挤出、切粒、烘干等步骤。切粒室橡胶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主要是将片状的橡胶裁切成小颗粒,供后续深加工使用。现有的切粒机上料装置通常不对待加工橡胶进行预处理,导致切刀在切料时效果不理想,不能对橡胶进行完全切割,严重制约了橡胶颗粒生产的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带有预处理、提高生产效率的橡胶颗粒切粒机的上料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橡胶颗粒切粒机的上料装置包括上料支架和设在上料支架上的滚轮,上料支架上设有切条组件、引导组件、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
所述切条组件包括切条支架,切条支架中设有一组上切支座和下切支座,上切支座之间设有上切条辊、下切支座之间设有下切条辊,在上切条辊和下切条辊上对称开有第一槽口,在切条支架两侧端分别设有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
所述第二限位件包括一组对称设置的切分轮,所述切分轮上设有等间距的切分刀,所述第二限位件中两切分轮上下缝隙与上切条辊和下切条辊上的第一槽口形成的缝隙水平中心线共线;
所述引导组件包括引导支架,引导支架中设有一组引导上支座和引导下支座,引导上支座之间设有上引导辊、引导下支座之间设有下引导辊,在上引导辊和下引导辊上对称开有第二槽口,所述引导上支座上方、引导支架上设有第二涡轮组,在第二涡轮组上设有第二丝杠且丝杠分别于对应的引导上支座固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橡胶颗粒切粒机的上料装置。通过切条组件、引导组件、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进行预处理,通过切条组件中的第一限位件精确引导待加工橡胶片进入上切辊和下切辊形成的第一槽口中进行压下,使得橡胶板形成凹痕,通过第二限位件中的切分轮将橡胶片切成橡胶条,降低切刀的切割难度,同时通过引导组件将切好的橡胶条精确送入切料机中,降低了切粒机切割难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优选地:还包括一组第一涡轮组,在第一涡轮组上设有第一丝杠且丝杠分别于对应的上切支座固接,第一涡轮组之间设有连接轴,所述第一涡轮组通过第一电机驱动,上切条辊和下切条辊分别与万向传动轴连接,所述万向传动轴外端连接变速箱,变速箱与第二电机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组件设在切条组件和引导组件之间,第一连接组件包括连接支架,连接支架上设有连接本体,连接本体下部设有输送辊、上部设有输送槽。
优选地:所述连接轴为分别由两端轴经联轴器连接而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切条组件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生力科贸有限公司,未经天津生力科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7616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