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风量可调的双炉排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80070.X | 申请日: | 2018-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997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发明(设计)人: | 李俊东;曾国辉;庞囡;张智慧;朱先明;刘长江;孙中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宝成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L1/00 | 分类号: | F23L1/00;F23L13/04;F23N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跃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59 | 代理人: | 叶平 |
地址: | 300350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炉排 风门调节机构 风道 风量 本实用新型 独立风道 进风阀 进风量 可调的 双炉排 联合 燃煤层燃锅炉 单机容量 风量损失 可调节性 控制系统 外侧设置 可控制 进风 通风 自动化 燃烧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量可调的双炉排,包括两个并排的炉排,各个炉排的外侧设有独立风道,两个炉排相邻的内侧之间设有联合风道,独立风道上设有进风阀,联合风道上设有用于调节各个炉排的进风量的风门调节机构,调节阀和风门调节机构通过控制系统根据各个炉排的燃烧程度,调节分别进入两个炉排的风量。本实用新型,在各个炉排的外侧设置了独立风道,在相邻的内侧设置了联合风道,使得各个炉排的两侧均可通风,从而保证各个炉排的进风均匀,并且联合风道可控制两个炉排的进风量,进风阀和风门调节机构的设置,提高了自动化程度,避免造成风量损失;可使燃煤层燃锅炉最大单机容量得到双倍的增长,实现了大型化的结构,灵活性和可调节性更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炉排,具体涉及一种风量可调的双炉排。
背景技术
燃煤层燃锅炉目前普遍使用的燃烧设备主要是链条炉排、往复炉排等,国内目前燃煤层燃锅炉最大单机容量已发展到130t/h(91MW),配用的燃烧设备主要是常规的鳞片式双炉排或横梁式单炉排。
鳞片式双炉排因自身结构的原因,当锅炉容量达到65t/h(46MW)及以上时,必须采用双炉排结构,目前这种鳞片式双炉排能够达到的最大单机容量很难超过130t/h(91MW),并且还需要保证炉排同步运行。横梁式炉排同样因为自身结构的原因,单机容量增大存在很大困难。同时这两种炉排还都存在着容量越大,几何尺寸越大,布风越不容易均匀的问题。尤其是横梁炉排,在长度上采用多风室独立送风,宽度上每个风室采用两侧送风结构,从实际使用情况看在炉排长度上可以实现按燃烧需要调节各风室进风量,但在宽度上炉排越宽,实现均匀送风越困难,有的甚至严重影响了燃烧效果。由于现用炉排难以实现更大型化,因此使燃煤层燃锅炉无法向更大型化发展。
由此可见,目前的双炉排存在容量受限、布风不匀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目前的双炉排存在容量受限、布风不匀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风量可调的双炉排,包括两个并排的炉排,各个所述炉排的外侧设有独立风道,两个所述炉排相邻的内侧之间设有联合风道,所述独立风道上设有进风阀,所述联合风道上设有用于调节各个炉排的进风量的风门调节机构,所述调节阀和所述风门调节机构通过控制系统根据各个炉排的燃烧程度,调节分别进入两个所述炉排的风量。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两所述炉排之间设置隔板,所述风门调节机构包括分别与两个所述炉排相通的旋转门,所述旋转门与所述炉排的之间的开度随转动发生变化。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旋转门的一侧转动设置在各所述炉排的壳体上,所述旋转门的另一侧设有压缩弹簧,所述旋转门的开度随着空气流量的增加而增大。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旋转门的中心通过转轴转动设置在各炉排的壳体上,所述转轴由所述控制系统通过伺服电机驱动。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各所述炉排内设有煤量累计模块,所述控制系统根据所述煤量累计模块调节进风阀的开度。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独立风道和所述联合风道设置在地下。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各所述炉排的烟气出口上设有风速采集器,所述控制系统根据所述风速采集器的检测结果低于预定值发出报警,并控制所述进风阀和所述风门调节机构的开度调到最大值。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在各个炉排的外侧设置了独立风道,在相邻的内侧设置了联合风道,使得各个炉排的两侧均可以通风,从而保证了各个炉排的进风均匀,并且联合风道可控制两个炉排的进风量,进风阀和风门调节机构的设置,提高了自动化程度,避免造成风量损失;还可使燃煤层燃锅炉最大单机容量得到双倍的增长,实现了大型化的结构,灵活性和可调节性更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宝成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宝成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8007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生物质物料均匀进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二次风风箱防积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