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压力容器与微波激励腔连接的承压组合件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81541.9 | 申请日: | 2018-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170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发明(设计)人: | 公维生;王锦勇;王英军;邹俊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麦科罗微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6/80 | 分类号: | H05B6/80;H05B6/64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8 | 代理人: | 聂启新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侧连接 压力容器 微波源 组合件 承压 微波 本实用新型 微波激励腔 工业领域 密封导电 导电件 密封件 配件 安装方便 螺栓连接 微波导入 承压板 激励腔 可穿透 通孔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压力容器与微波激励腔连接的承压组合件,所述的承压组合件包括容器侧连接部件、微波源侧连接部件、可穿透微波的承压板、密封导电配件;所述的密封导电配件可以是密封件和导电件各自独立;也可以是密封件、导电件两者作为一体;所述的容器侧连接部件及微波源侧连接部件的中间位置均开有与激励腔尺寸和位置相符合的通孔;所述的容器侧连接部件与微波源侧连接部件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安装方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微波难以导入压力容器的问题。因为在工业领域的很多应用都必须在压力容器内进行,由于过去无法将微波导入压力容器内部,使得微波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和推广受到很大的限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工设备、压力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压力容器与微波激励腔连接的承压组合件。
背景技术
微波的加热方式是以交变电磁场的方式直接穿透到被加热物体的内部,其加热是由被加热物体的内部开始,其加热机理区别于其它任何加热方式;加上其加热的速度快和良好的可操控性,以及微波对物料的选择性加热,使得微波加热比其它加热方式具有其独特的优点。微波对物料加热时,将同时出现热效应和生物效应,适用于消毒、杀菌等;微波电磁场可以直接作用于化学体系,从而催化加速或改变各类化学反应过程。因此,随着对微波应用研究的深入,微波在工业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在工业领域,很多应用必须在压力容器内进行,而作为微波发生器的磁控管,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是一个不能承压的器件。过去因技术条件的限制,不能将非承压器件的磁控管产生的微波导入压力容器的内部,极大的限制了微波在工业领域的很多应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将非承压器件的磁控管产生的微波顺利导入压力容器的内部,从而拓宽微波在工业领域的应用范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用于压力容器与微波激励腔连接的承压元器件,就是为了将微波顺利导入压力容器的内部,它主要解决三方面的问题:1、磁控管、激励腔等微波器件不受压力容器内部压力的影响,处于常压状态,保证其产生微波的正常运行;2、保证微波完全导入压力容器内部;3、保证压力容器的密封性能完好,不会因微波进入压力容器内部而造成压力容器的密封性能受到影响。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压力容器与微波激励腔连接的承压组合件,所述的承压组合件包括容器侧连接部件3、微波源侧连接部件4、可穿透微波的承压板5、密封导电配件;所述的密封导电配件可以是密封件和导电件各自独立;也可以是密封件、导电件两者作为一体;所述的容器侧连接部件3及微波源侧连接部件4的中间位置均开有与激励腔尺寸和位置相符合的通孔;所述的容器侧连接部件3与微波源侧连接部件4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与压力容器焊接的容器侧连接部件3应该使用非磁性金属材料,如不锈钢;其中间的开孔尺寸和位置应当与微波激励腔相适应,以确保微波能够顺利通过。与微波激励腔螺栓连接的微波源侧连接部件4,其中间的开孔尺寸和位置也应当与微波激励腔相适应,以确保微波能够顺利通过。
进一步的描述,当密封件与导电件各自独立时,所述的密封导电配件由密封件61与导电件62组成,所述的密封件61设置于可穿透微波的承压板5与容器侧连接部件3之间;所述的导电件62设置于可穿透微波的承压板5的外侧边缘。
进一步的描述,当密封件与导电件两者作为一体时,采用密封导电件6,所述的密封导电件6设置于可穿透微波的承压板5的外侧边缘及正反两面的外缘部分。
具体的,所述的可穿透微波的承压板5的材料选择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性能、比较小的介电常数、较小的介电损耗以及较好的耐高温性能。例如氧化铝陶瓷、氧化锆陶瓷、工程塑料聚醚醚酮、聚酰亚胺、聚砜板等。具体选择何种材料,应当根据压力容器内的压力、使用介质等具体情况确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麦科罗微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麦科罗微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8154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功率工业化微波解冻设备
- 下一篇:一种石墨电极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