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锥齿轮的内孔端口倒角装置中的刀具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85111.4 | 申请日: | 2018-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785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4 |
发明(设计)人: | 吴佳琪;莫汕军;吴高秋;庄灵申;吴法聪;吴兴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柏思达齿轮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D79/00 | 分类号: | B23D79/00 |
代理公司: | 衢州维创维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82 | 代理人: | 叶小勤 |
地址: | 317600 浙江省台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量具 刀头 锥齿轮 倒角 刀具 本实用新型 倒角装置 内孔 测量 齿轮加工技术 表面设置 生产效率 线型凹槽 刻度线 碳化钨 下半部 检测 加工 | ||
本实用新型特指一种锥齿轮的内孔端口倒角装置中的刀具,属于齿轮加工技术领域,该刀具由球形量具和刀头组成,所述球形量具呈球形,用于测量倒角深度和弧度,所述刀头设置在球形量具的下半部,所述球形量具的表面设置有一层碳化钨。本实用新型将刀头安装在球形量具上,实现了加工的同时,对倒角进行测量,有效的将倒角和检测两道工序合二为一,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另外刀头在球形量具上有多处安装位置,根据不同尺寸的锥齿轮,只需将刀头按经线型凹槽上的刻度线做对应的调整即可,方便快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齿轮加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锥齿轮的精加工,特指一种锥齿轮的内孔端口倒角装置中的刀具。
背景技术
成型后的锥齿轮在进行热处理后,需要进行精加工,锥齿轮的内孔端口位于齿轮的中间,常规的倒角方式是对内孔端口倒角后,然后单独使用量具对倒角进行测量,检测是否达标。一般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都是先批量倒角,然后再统一检测,分成了两个工序。但是两个工序加起来的时间,会影响到后续的加工,锥齿轮生产的整体效率并没有得到明显提高,同一批次的锥齿轮,在倒角的后期,由于刀具的磨损,倒角的精度会降低,而且倒角处的光洁度也会受影响,质量参差不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倒角和检测一体化的锥齿轮的内孔端口倒角装置中的刀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锥齿轮的内孔端口倒角装置中的刀具,其中,该刀具由球形量具和刀头组成,所述球形量具呈球形,用于测量倒角深度和弧度,所述刀头设置在球形量具的下半部,所述球形量具的表面设置有一层碳化钨。
据上所述的锥齿轮的内孔端口倒角装置中的刀具,其中,所述球形量具的直径大于锥齿轮内孔的直径。
据上所述的锥齿轮的内孔端口倒角装置中的刀具,其中,所述球形量具的表面设置有经线型凹槽,所述刀头固定于经线型凹槽内。
据上所述的锥齿轮的内孔端口倒角装置中的刀具,其中,所述经线型凹槽的边沿设置有刻度线,所述刀头在经线型凹槽内有多个安装位置。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将刀头安装在球形量具上,实现了加工的同时,对倒角进行测量,有效的将倒角和检测两道工序合二为一,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另外刀头在球形量具上有多处安装位置,根据不同尺寸的锥齿轮,只需将刀头按经线型凹槽上的刻度线做对应的调整即可,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锥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中倒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球形量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经线型凹槽及刀头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机架,11-卡盘,12-气缸,13-驱动电机,14-竖直导轨,15-Z向驱动电机,16-悬臂,17-刀具连接杆,18-X向驱动电机,19-限位开关,20-球形量具,201-刀头,202-经线型凹槽,203-安装位置,204-刻度线,21-锥齿轮,22-内孔端口。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柏思达齿轮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柏思达齿轮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8511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吸尘式铝材切割机
- 下一篇:一种板材生产用切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