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安全检查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85176.9 | 申请日: | 2018-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833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5 |
发明(设计)人: | 于昊;李营;王伟珍;宋全伟;王东宇;迟豪杰;李荐民;李玉兰;宗春光;陈志强;李元景;张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3/203 | 分类号: | G01N23/203;G01N23/20;G01N23/20025;G01N23/20066;G01N23/04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马艳苗;艾春慧 |
地址: | 1000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散射 支撑装置 安全检查系统 扫描装置 本实用新型 被检物 射线源装置 光斑投影 检查通道 扫描过程 探测装置 张角 安全检查 成像 图像 | ||
1.一种安全检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背散射扫描装置(1)和支撑装置(2),所述支撑装置(2)形成允许被检物(a)通过的检查通道,所述背散射扫描装置(1)设置在所述支撑装置(2)的上部并包括背散射射线源装置(11)和背散射探测装置(12),且所述支撑装置(2)调节所述背散射扫描装置(1)的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检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2)包括位于所述检查通道相对两侧的两个支撑臂(21),所述背散射扫描装置(1)连接于所述两个支撑臂(21)之间并位于所述两个支撑臂(21)的上部,所述两个支撑臂(21)均高度可调地设置,以调节所述背散射扫描装置(1)的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检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臂(21)包括沿竖向依次布置的至少两节臂节,所述至少两节臂节可相对伸缩地套设,所述背散射扫描装置(1)与所述至少两节臂节中靠上的臂节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检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散射扫描装置(1)还包括背散射舱(13),所述背散射射线源装置(11)和所述背散射探测装置(12)均设置在所述背散射舱(13)内部,且所述背散射舱(13)连接于所述两个支撑臂(21)之间并位于所述两个支撑臂(21)的上部支撑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检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检查系统还包括高度检测装置,所述高度检测装置用于在所述被检物(a)通过所述背散射扫描装置(1)底部之前测量所述被检物(a)的高度,且所述支撑装置(2)根据所述高度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调节所述背散射扫描装置(1)的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安全检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检查系统还包括具有透射射线源装置(41)和透射探测装置的透射扫描装置(4),所述透射射线源装置(41)设置在所述支撑装置(2)的侧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安全检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射射线源装置(41)设置在所述支撑装置(2)的一侧,所述透射探测装置包括第一透射探测装置和第二透射探测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透射探测装置设置在所述支撑装置(2)的与所述透射射线源装置(41)相对的另一侧;所述第二透射探测装置设置在所述支撑装置(2)的上部并与所述背散射扫描装置(1)沿着所述检查通道的延伸方向错开布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安全检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射探测装置在所述支撑装置(2)的调节作用下随所述背散射扫描装置(1)一起改变高度。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安全检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2)还包括透射舱(24),所述透射舱(24)设置在位于所述检查通道相对两侧的两个支撑臂(21)中的一个的侧部,所述透射射线源装置(41)设置在所述透射舱(24)中,并且,所述支撑装置(2)还包括竖向安装架(22),所述竖向安装架(22)与位于所述检查通道相对两侧的两个支撑臂(21)中的另一个沿着所述检查通道的延伸方向错开布置,所述第一透射探测装置设置在所述竖向安装架(22)上;和/或,所述支撑装置(2)还包括横向安装架(23),所述横向安装架(23)设置于所述检查通道相对两侧的两个支撑臂(21)之间并位于所述两个支撑臂(21)的上部,所述第二透射探测装置设置在所述横向安装架(23)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安全检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2)包括所述竖向安装架(22)和所述横向安装架(23),所述横向安装架(23)和所述竖向安装架(22)共面布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安全检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检查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装置(2)底部的行走轮(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清华大学;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8517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