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周氏啮小蜂批量接种培养箱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86304.1 | 申请日: | 2018-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112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发明(设计)人: | 刘云鹏;解春霞;郑华英;高悦;徐丽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 |
代理公司: | 南京思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88 | 代理人: | 吕鹏涛 |
地址: | 21111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培养架 本实用新型 接种培养 啮小蜂 接种 垃圾清理口 寄主 暗室环境 从上到下 钢丝网架 工作效率 角钢横梁 角钢立柱 立体框架 依次设置 观察窗 均匀度 密封门 培养箱 寄生 装盒 外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周氏啮小蜂批量接种培养箱,其包括培养架和培养罩,所述培养架是由角钢立柱和角钢横梁组成的立体框架,在培养架的内部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多个用于放置寄主装盒的钢丝网架,且培养架的外围通过所述培养罩包裹,在培养罩上设有观察窗、密封门和垃圾清理口。本实用新型很好的解决了培养间无法保持完全暗室环境和种蜂逃逸的问题;同时通过本培养箱可以实现批量接种,可以提高接种工作效率和寄生均匀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周氏啮小蜂批量接种培养箱,属于昆虫养殖领域。
背景技术
周氏啮小蜂是美国白蛾的重要天敌资源,目前该天敌产品以得到广泛生产和应用。周氏啮小蜂的繁育主要流程是挑选寄主(柞蚕蛹)---装盒----接入种蜂---培养间培养—分拣产品。在这个流程中,接种是最为关键的一环。传统接种方法是在接种盒中放入种蜂寄生蛹,待种蜂羽化后寄生到新的寄主上产卵寄生。在这个过程中容易出现很多问题:
1. 蜂种质量差,接种效果差。一般每盒100个寄主,需要接入2个种蜂蛹,如果有一个种蜂蛹没有羽化或羽化成虫量较少,则接种量就会成倍减少,寄生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2. 接种盒无法密封,种蜂浪费多。传统接种时用种蜂蛹直接放到接种盒里,接种盒无法做到完全密封(天敌需要一定的空气对流)。种蜂从缝隙中逃逸损耗多,降低了较重效率。同时,大量种蜂逃逸对接种间环境和空滤系统造成很大影响(大量小蜂会堵塞系统滤网)。
3. 周氏啮小蜂寄生过程需要暗室环境,一般生产中接种间有通过关灯、遮光等方法进行暗室处理,但由于需要监视接种效果,时常会有开关房门、开关照明的需要,无法做到完全遮光。这些都对种蜂寄生存在一定影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当前现有接种盒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接种环节进行改进,自制了一种周氏啮小蜂批量接种培养箱。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周氏啮小蜂批量接种培养箱,其包括培养架和培养罩,所述培养架是由角钢立柱和角钢横梁组成的立体框架,在培养架的内部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多个用于放置寄主装盒的钢丝网架,且培养架的外围通过所述培养罩包裹,在培养罩上设有观察窗、密封门和垃圾清理口。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门和垃圾清理口均通过密封拉链进行开合。
进一步的,所述观察窗开设在密封门上,且观察窗上设有观察窗盖。
进一步的,所述观察窗的尺寸为15*20cm。
进一步的,所述钢丝网架之间的间距为30cm。
进一步的,所述培养罩的长、宽、高尺寸比培养架的长、宽、高尺寸大1 cm -2cm。
进一步的,所述培养罩采用可透气性且遮光的布料制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通过培养架进行改良,加装了自制的培养罩,很好的解决培养间无法保持完全暗室环境和种蜂逃逸的问题。
(2)通过本培养箱可以实现批量接种,可以提高接种工作效率和寄生均匀度。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培养架结构示意图。
图2是培养罩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培养架,2-培养罩,3-角钢立柱,4-角钢横梁,5-钢丝网架,6-密封门,7-垃圾清理口,8-观察窗,9-观察窗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未经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863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室内大量饲养稻飞虱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利用酒糟培养药用蛴螬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