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桥梁的减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87570.6 | 申请日: | 2018-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518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7 |
发明(设计)人: | 孙召葆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召葆 |
主分类号: | E01D19/04 | 分类号: | E01D1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04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减震装置 上支撑板 上支撑座 下支撑板 硬质橡胶条 桥梁 对称设置 下支撑座 支撑座 本实用新型 事故发生 吸收振动 相对位移 落梁 桥墩 支撑 损害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桥梁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震装置包括下支撑座,下支撑座由两个对称设置的下支撑板组成,并且这两个下支撑板的水平部分之间留有间隙,在下支撑座的上方支撑有上支撑座,上支撑座由两个对称设置的上支撑板组成,并且这两个上支撑板之间也留有间隙,在下支撑座与上支撑座之间还设置有硬质橡胶条,所述的硬质橡胶条位于下支撑板的纵向部分与上支撑板的纵向部分之间。这是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巧妙,能够吸收振动,防止桥梁与桥墩发生相对位移时产生损害、甚至落梁事故发生的桥梁的减震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建筑施工领域,特别是一种桥梁的减震装置。
背景技术
在桥梁结构中,连接桥梁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的连接部分具有较为特殊的要求,首先它必须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以保证能够安全可靠地将支座反力(垂直力和水平力)传递给下部结构,其次这种连接部分对于桥梁的变形(纵向位移和转动)的越苏应尽可能地小,从而适应桥梁粱体的自由伸缩以及转动的需求,否则的话对于超静定结构来说,其内部会产生一定的次应力,可能会对结构整体造成损伤,大大缩短桥梁的使用寿命。
特别是在遇到地震时,如果地震的等级较大,桥梁的上部结构(粱体)会相对于固定的桥墩(下部结构)存在一定的位移,从而导致了粱体与桥墩之间的力的作用,如果上述的连接部分没有良好的减振、隔振作用,会对粱体造成较大的损害,极有可能造成墩底的断裂甚至落梁事故的发生,安全隐患巨大。
因此现在需要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或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巧妙,能够吸收振动,防止桥梁与桥墩发生相对位移时产生损害、甚至落梁事故发生的桥梁的减震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桥梁的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震装置包括下支撑座1,下支撑座1由两个对称设置的下支撑板2组成,并且这两个下支撑板2的水平部分之间留有间隙3,在下支撑座1的上方支撑有上支撑座4,上支撑座4由两个对称设置的上支撑板5组成,并且这两个上支撑板 5之间也留有间隙3,在下支撑座1与上支撑座4之间还设置有硬质橡胶条6,所述的硬质橡胶条6位于下支撑板2的纵向部分与上支撑板5的纵向部分之间,在下支撑座1和上支撑座4组成的减震装置的内腔中,设置有减震缓冲组7,所述的减震缓冲组7由多个垫板8组成,在相邻的垫板8之间设置有多个弹簧9,且每一层垫板8上的弹簧9呈阵列式分布,最底层的垫板8同时与两个下支撑板2接触,最顶层的垫板8同时与两个上支撑板5接触,并且垫板8的两端与下支撑板2和上支撑板5的纵向部分之间不接触,形成检测区域。
所述的检测区域内设置有检测部分,所述的检测部分包括设置在上支撑板5 底端面的上位置传感器10,而在下支撑板2上则设置有由多个阵列式分布的位置传感器组成的下传感阵列11,所述上位置传感器10和下传感阵列11均与设置在检测区域中的数据传输模块12相连,而数据传输模块12则与设置在远端的控制系统中的计算机相连。
所述数据传输模块12通过数据线与控制系统中的计算机相连。
所述数据传输模块中设有WiFi模块,WiFi模块通过无线网络与控制系统中的计算机相连。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种结构形式的桥梁的减震装置,其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布局合理。它针对传统桥梁在减震方面的需求,设计出一种特殊的结构,它包括由分体的上支撑座和下支撑座,在二者之间则设置有硬质橡胶条,同时利用多层通过阵列式弹簧支撑的垫板来对上支撑座进行支撑,由于它的上支撑座和下支撑座都是分体结构,且各部分之间留有间隙,因此上支撑座与下支撑座能够整体地发生相对位移(竖直方向与水平方向都能位移),同时还能够在一定距离范围内发生偏转,通过上述方式既能够有效吸收地震时产生的震动量,从而保护桥墩与粱体。并且它的制作工艺简单,制造成本低廉,因此可以说它具备了多种优点,特别适合于在本领域中推广应用,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召葆,未经孙召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8757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横坡桥梁支座结构
- 下一篇:一种抗疲劳可更换式模数式伸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