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粉笔灰收集盒有效
申请号: | 201820688033.3 | 申请日: | 2018-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795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发明(设计)人: | 郑颜丹;杭振园;雷鑫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43L21/00 | 分类号: | B43L21/00;B43M99/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王利强;李百玲 |
地址: | 311112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盒体 穹顶 粉笔灰收集盒 开口结构 腔体结构 下盒体 本实用新型 粉尘飞扬 上部敞口 镂空结构 黑板擦 透明的 除尘 顶壁 右部 海绵 粉尘 开口 阻挡 | ||
一种粉笔灰收集盒,包括穹顶、上盒体和下盒体,所述穹顶为透明的且其右侧为开口结构,所述上盒体的上部和右侧均为开口结构,所述上盒体的底部为镂空结构,所述穹顶固定在所述上盒体上且与上盒体形成一个右侧为开口的腔体结构,所述腔体结构用于放置待除尘的黑板擦;所述下盒体为上部敞口结构;所述穹顶的右部顶壁内设有用于阻挡粉尘飘出的海绵。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止粉尘飞扬的粉笔灰收集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粉笔灰收集盒。
背景技术
粉笔和黑板是最原始和传统的教学方法之一,粉笔从被发明到应用到现在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对人类的教育事业与社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在多年学习生涯中无数次看到上课时老师同学在擦黑板时,粉尘到处飞扬。并且,在很多情况下大家是不能远远离开开的,学生有十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呆在黑板面前,教师们则是所有的职业生涯中要面对着粉尘飞扬的侵袭。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粉笔存在粉尘飞扬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止粉尘飞扬的粉笔灰收集盒。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粉笔灰收集盒,包括穹顶、上盒体和下盒体,所述穹顶为透明的且其右侧为开口结构,所述上盒体的上部和右侧均为开口结构,所述上盒体的底部为镂空结构,所述穹顶固定在所述上盒体上且与上盒体形成一个右侧为开口的腔体结构,所述腔体结构用于放置待除尘的黑板擦;所述下盒体为上部敞口结构;
所述上盒体的下端前后两侧设有滑槽结构,所述下盒体的上端前后两侧设有滑轨,所述上盒体上的滑槽结构可拆卸的套装在所述下盒体的滑轨上且形成左右滑动副;
所述穹顶的右部顶壁内设有用于阻挡粉尘飘出的海绵。
进一步,所述镂空结构为节点网格或带孔的板型结构。
再进一步,所述下盒体内盛装有防止粉尘飞扬的水。
更进一步,所述节点网格的节点为圆形、椭圆形或菱形;所述带孔的板型结构的孔为圆形、椭圆形或菱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防止粉尘飞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4是节点网格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孔为圆形孔的带孔的板型结构示意图。
图6是孔为菱形的带孔的板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照图1~图6,一种粉笔灰收集盒,包括穹顶1、上盒体2和下盒体3,所述穹顶1为透明的且其右侧为开口结构,所述上盒体2的上部和右侧均为开口结构,所述上盒体2的底部为镂空结构,所述穹顶1固定在所述上盒体2上且与上盒体2形成一个右侧为开口的腔体结构,所述腔体结构用于放置待除尘的黑板擦;所述下盒体3为上部敞口结构;
所述上盒体2的下端前后两侧设有滑槽结构,所述下盒体3的上端前后两侧设有滑轨,所述上盒体2上的滑槽结构可拆卸的套装在所述下盒体3的滑轨上且形成左右滑动副;
所述穹顶1的右部顶壁内设有用于阻挡粉尘飘出的海绵4。
进一步,所述镂空结构为节点网格或带孔的板型结构。
再进一步,所述下盒体3内盛装有防止粉尘飞扬的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68803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